在经历了673天的沉寂后,胡一天在机场被粉丝追问他的新戏计划,面对他们的热切关注,他轻松回应一句“我退休了”,然而这句玩笑的背后,却藏着他与娱乐圈严酷生存法则之间的尖锐碰撞。曾经在《小美好》中华丽绽放的江辰,如今的处境可谓令人心疼,从风光无限的顶流男神骤然坠落为无人问津的边缘角色,鲜明的对比让人唏嘘。
曾几何时,他在华策时期的辉煌—每年有三部作品的频率,如今却沦为没有任何资源的窘境。而跳槽至小公司无疑是他职业生涯的一大败笔,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市场的错误定位。没有专业背景的他,顽固坚守男主的位置,拒绝了所有男二的邀请。与同期崛起的陈星旭和曹骏相比,他的固执显得格外落后,前者由配角熬成男主,后者则凭借综艺节目东山再起,而他却一味等待男主的机会,可谓是自断了生路。
令人唏嘘的是,他身高188cm本该是他的一大优势,但如今却成了桎梏。当古装角色被戏谑为“丑男”后,他却不敢尝试转型,愈加固守现代剧中的高冷总裁形象。与此同时,其他演员如敖瑞鹏和张凌赫则在多样化的角色中不断探索新路线,而他依然在等待偶像剧的机会。有消息称,一些剧组希望邀请他饰演创业公司CEO,但他却因为人设不够完美而选择了拒绝。在这个影视寒冬中,这样的选剧标准和挑剔,是否还有他过去被视为“华策太子”的光环呢?
尽管粉丝们为他加油助威,互相指责的吵闹却无助于实际的问题。呼喊“宁缺毋滥”的支持虽好,但与逼他接配角的指责相互对立,实际上都未能真正直面问题的核心。在这673天的空白期,他既未提升自己的台词能力,也没有学会像陈都灵那般借小成本电影磨练演技。今年二月,他被拍到在表演班突击训练,然而,这样的突击方式,难免让制片人对他的专业能力打上问号。
最令人心痛的是,他降价的传闻。虽然“我很便宜”说在私下还算是玩笑,但一旦流入市场,便成了片方砍价的理由。与同样身高的刘宇宁相比,后者凭借《折腰》提升了片酬,而胡一天的降价操作,显然是反向营销的失败。传闻中,有网剧想借他“过气顶流”的噱头进行合作分成,而他的团队尚在犹豫是否接下这样的机会,不由得怀疑,若继续犹豫,连这些机会也会随之而失去。
演员的真正生命力不在于热搜的高低,张颂文便是三年无戏却能获得影帝,这反映了他扎实的底气。然而胡一天在这673天里,如果能够沉淀出一部话剧作品或一部小众电影,或许舆论会有所转变。可惜,每次机场被拍,除了逛潮牌店或喝咖啡之外,粉丝对他的评价竟是“状态松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圈子里,松弛便意味着对过去的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