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去世,不应被流量和谣言肆意消费
当著名相声艺术家杨少华老先生的离世消息传出,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然而,令人咋舌的是,在哀悼的声音尚未平息之前,各种猜测、谣言和不实之词却迅速占据了话语权。有的言之凿凿地说他是在剪彩现场“热死”的,有的更离谱地声称他在临终前还进行“带货直播”,吃着淀粉肠,甚至有人利用这位94岁老人的离去制造话题以吸引眼球。直到他的助理公布了医学死亡证明,我们才知道真相——他的离世原因是肺衰竭,而根本原因则是多年的烟瘾。
这才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杨少华每天吸一包烟,几十年如一日,肺部最终积液、感染,病情反复,才让这位杰出的艺术家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如果要从他的离世中提取出一个真正的“流量密码”,那应该是“戒烟”这两个字,而不是编造一个又一个不着边际的“死因剧本”。
更加令人心寒的是,这位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去世后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缅怀他的成就,赞扬他的付出,而是将他的死亡变成一场全网的“破案游戏”和“段子”市场。这不仅不是吃瓜,更是一种对逝者的消费;这不仅非缅怀,简直是在对他的一种侮辱。
生前,杨少华为无数人带来了欢笑,临终却不得不忍受虚假信息的围攻。这不是老人的悲剧,而是网络病态的真实写照。尊重逝者、尊重事实,不应成为一种奢求。
一句话:请不要让老人在烟雾缭绕的世界中孤独地走完人生,活着时被忽视,去世后又被肆意消费。这才是真正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