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房见多了,“塌坟”还是头一回见。
谁也没想到,生前备受尊敬、家庭关系简单、自称一切都很透明的宗庆后,竟然在去世16个月后,以这种方式成为了众人的“笑话”。
他刻意营造了一辈子的“身后名”,被自己的女儿亲手撕下。
妈妈有钱你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爸爸有钱你会有数不清的兄弟姐妹。这句调侃的话,竟真实发生了豪门“独生女”身上。
嫡长女面对群狼围攻,她的胜算有多大?
殊不知,宗馥莉也不是善茬,她布局的三条“阳谋”早已锁定胜局!
一、“忍辱负重”拿下唯一合法继承权
为了等这一天,她隐忍了28年。
从娃哈哈到娃哈哈哈哈哈,也并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14岁那年,宗馥莉被以“监护人”名义陪读的杜建英带着去往美国,那个时候的杜建英已经怀了孕。
想必那个时候的宗馥莉,就已经知道了父亲和她之间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但她没有人可以倾诉,她更不能告诉自己的母亲。
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已经在慢慢“黑化”了。
她知道私生子的存在,所以她为了让自己成为大众眼中的“独生女”、“唯一合法继承人”,她费了不少劲。
她知道父亲心软,念旧情,只要跟他有交集的人,他都会帮助。
更何况,那些“私生子”是他亲生的,他想给他们留后路也是人之常情。
因为这件事,宗馥莉没少和父亲起冲突,手机都摔了。
宗庆后才在2025年立了遗嘱,遗嘱明确指出:境外资产由独生女宗馥莉继承。
可就在2023年,宗庆后又想修改遗嘱,可能是有人在背后发力,想让他给“私生子”们也分点财产。
她当然不同意,她选择绝食,滴水不进。
最终,父亲看不下去,就维持了原定的遗产分配条款。
2024年,在宗庆后去世前一个月,“娃哈哈迎来首位外籍董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娃哈哈放开怀抱,拥抱国际了。
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空降的董事长不过是他“见不得人”的儿子罢了。
2024年,宗庆后进ICU抢救的3天时间里,完成了所有工作交接,娃哈哈集团由女儿宗馥莉接任。
宗庆后在世的时候,也不是没动过让私生子认祖归宗的念头,但不论宗馥莉是吵闹还是给他立人设,总算是保住了自己这唯一继承人的地位。
至此,宗馥莉打赢了第一场。
二、打入集团,步步为营
2004年,宗馥莉回国,进入自家集团。
她没有以“继承人”的身份直接去坐了管理层,而是从基层做起。
她带领着“宏胜”一步步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成为娃哈哈集团旗下的重要支柱。
带着这些傲人的业绩,她再进入总部的核心权力层,便没有人会反对了。
但她一有了权力就开始了改革。
换掉了合作20多年的代言人王力宏、推出新品、拓展线上渠道等等。这些都是外部的,对内的改革却遭到了重重阻挠。
重组董事会、调整员工干股分红制度等等。
她要做的就是将家族企业转变为一个真正的企业,让企业可以良性的发展,可这些却触动了老员工的利益,特别是杜建英。
杜管理的工厂存在的问题不小,但因为父亲的关系,没有人敢动她。
于是宗馥莉关停了这些工厂,彻底切断了他们在娃哈哈体系内的利益来源。
当初娃哈哈的产品加上了“今麦郎生产”的字样,很多消费者很疑惑,自己的工厂生产不出来那么多产品,都涌上代工厂了,为何还要关停那么多的生产线?
现在看来,一切都恍然大悟了。
在被关停的18家代工厂中,基本上很多都在杜建英及其子女的控制下。她表面上看不动声色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在将他们彻底踢出局。
之后,她又对销售渠道进行了整合,要求所有经销商必须与宏胜集团重新签订合同,将销售渠道的控制权从娃哈哈转移到了自己控制的公司下。
另外,今年7月初,她变更公司名,将“昌盛”彻底除名,改成自己的公司。
这样一来,“宏胜”就接手了娃哈哈的大部分业务,这个公司实打实是她自己的。
而娃哈哈基本上成了一个空壳,就算是官司失败了,“私生子”们也分不到什么钱。
三、激发矛盾,以退为进
她应该早就知道了信托的存在,信托没有任何的文件,不确定这笔钱的归属。
于是,她以公司的名义动用信托里的钱,就是想逼“私生子”们自己出来。
汇丰银行有多严格,能把这钱取出来,说明就不是个人信托,那就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如果真的告赢了,那岂不是说明银行存在很大的问题。
还有一个原因是,她知道这个信托到21亿美元后生效,她要在生效之前去“中断”这个程序。
这样一来,只要支取成功了,就证明了这笔钱不是个人信托,而是属于公司的,那就跟“私生子们”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只要他们证明不了自己是亲生的,那他们就跟娃哈哈没有什么关系了。
就算是能证明,她还有遗嘱可以作证。
就算是遗嘱作废了,她早就把娃哈哈架空了,核心产业都在自己名下。
不得不说,这么大一盘棋,能走到现在,已经很厉害了。
那110万美金的款项,不仅是公司支出的尾款,更是她的“报警电话”。
这笔钱她宁愿上交给国家,也不会让那三位私生子拿到!
杜和私生子们能走到状告嫡长女这一步,说明真的是无路可退了,也意味着他们斗不过她了,所以才有了这场官司。
宗馥莉这样做,不是她心狠,而是她隐忍这几十年来的“复仇”罢了。
可其实,在宗馥莉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厉害的人物,就是她的母亲施幼珍。
宗馥莉背后的“军师”
当初,杜建英以“监护人”的身份陪她去留学,施幼珍肯定是默许的。
她这样做是为了让对方站在明处,同时利用她拓展娃哈哈的全球业务。
之后,施幼珍就成立宏胜和恒枫等公司,为女儿打造商业“堡垒”。
在女儿执掌宏胜后,施又成立多个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帮助女儿对公司进行资源整合,为以后承接娃哈哈的上下游需求做准备。
2009年,施联合宗庆后的妹妹,将杜建英排除出集团核心圈,又在2018年推动杜正式离职,为女儿排除障碍。
在2025年,宗庆后计划将51%的股份给宗继昌,只留给宗馥莉40%的时候,她又联合公司元老稳住董事会,确保女儿逐步掌握实权,通过一系列人事安排和业务切割,让女儿在父亲去世前就已经实际掌握集团命脉。
可当宗馥莉有事的时候,亲叔叔竟然也下场指责侄女。
当看到舆论说哥哥有7个孩子的时候,他又甩出了家谱,还证明只有杜的三个孩子。
只是,家谱上,只有宗馥莉一个人的名字。
他澄清也就澄清了,但最让人想不明白的是,他为何一直挑侄女的错?
说她雇水军为他爸造人设,说她抢走了自己姑姑和叔叔的资源。
可他却一直在放大杜的功劳。
十几年前,在采访时,主持人问,如果你和宗老吵架了,你会怎么办?
她说,我会先忍着,毕竟我也要先活下来。
现在想想,宗馥莉之前说:
“他很爱他的员工,我们公司有很多双职工。”所有人都以为她说的是公司的人性化制度,现在看来,或许是另外一种不能说出口的“爱”。
原来,所有的一切她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