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亮剑》中的李云龙,大多数人都会给予高度评价。李幼斌版本的李云龙几乎被视为经典,如同天花板一般,而黄志忠的表现却遭到了一些观众的质疑。这两位演员在同一个角色上的差异究竟源自何处?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首先来讨论外貌。原著中提到李云龙的“脸盘子像个尿壶”,形象粗犷。李幼斌的长相与此不谋而合,额头上的皱纹清晰可见,颧骨高耸,笑起来带着一股野性,沉默时却又散发着可怕的气场,让人不敢轻视。而黄志忠则显得过于干净,鼻梁直挺,整个人气质温文尔雅,仿佛一位刚走出校园的教授。让他穿上军装、手握大刀时,竟显得格格不入。网友们一句“仅从外表看,李幼斌像是从战场走出的老兵,黄志忠却像是刚上完课的学生”,虽粗糙却道出了真相。
其次是嗓音。李幼斌的声音仿佛带着“战场buff”,低沉中夹杂沙哑,听起来如同经历了风沙洗礼。他那句“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中,流露出急迫的匪气,真让人觉得他就是那个为战斗而来的猛者;而在与赵刚争论时,尾音透出幽默,显得机智灵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志忠,他的声音压得过低,听着让人费劲。有一次他喊出“给我打”,尽管想表现出霸气,但却像是在用力喊口号,缺乏从心底迸发的狠劲。网友调侃说:“一个是在吼,一位是在背课文。”
再者,最为重要的“眼神戏”。在秀芹牺牲的那一幕,李幼斌静静站立,未见哭泣,但双肩轻颤,眼神却空洞得让人心痛。他的内心交织着失去亲人的愤恨与痛苦,细腻得令许多观众落泪,这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强烈表现。相对而言,黄志忠在同一场戏中眉头紧皱、眼眶泛红,表现得很努力,但却总让人觉得缺乏感染力。观众感叹:“李幼斌演的是情在痛苦,黄志忠演的是面容在痛苦。”
尽管黄志忠的表演并不差,譬如他在《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可谓经典,但李云龙这一角色无疑是为李幼斌量身打造的。为了演好李云龙,李幼斌不惜提前到部队体验生活,学习扛枪与骂街,连走路的姿态也有所改变——身子微微前倾,踏地的动作沉稳有力,仿佛随时准备冲锋。而黄志忠似乎太想超越经典,以至于在模仿李幼斌的语气和动作时,反而陷入了“复制粘贴”的尴尬之中,就如同穿着一件不合身的外衣,让人觉得不自然。
回头再看,这不仅仅是黄志忠的问题,而是李幼斌将李云龙这个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正如六小龄童与孙悟空、赵薇与小燕子一样,某些角色与演员之间存在着难以替代的缘分,旁人再努力也难以匹敌。
大家觉得李幼斌与黄志忠在演绎李云龙的过程中,最大的区别在哪?如果有机会重新拍摄《亮剑》,又认为谁可以胜任李云龙这一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