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怕是没想到,自己死后比生前还“高调”。
一边是国内家族为遗产打得头破血流,一边是美国洛杉矶的豪宅被扒得底朝天 ——2500万美元全现金购入,16间浴室比普通人家的房间还多,这哪是住人,是把人民币砌成了宫殿。
更讽刺的是,这位生前喊着 “资产不流出国外” 的 “爱国企业家”,光是曝光的美国房产就有两处,网友笑了:“合着他的爱国人设,跟这豪宅的白墙一样,一蹭就掉漆。”
宗庆后接受央视采访时的画面,现在看像大型 “翻车现场”。
“我的资产都在国内,不会往国外转移”——这话音刚落没多久,洛杉矶的豪宅交易记录就被翻了出来,2024年1月全现金付款2500万美元,距离他去世仅一个多月。
那会儿老爷子都确诊癌症了,还不忘给美国房产市场“添砖加瓦”,这觉悟比年轻人还高。
更绝的是“抄底抄在半山腰”。这栋豪宅从5500万美元降到2500万美元,宗家以为捡了大便宜,结果一年半就跌800万美元,现在估值只剩1730万美元。
网友算账:“每天睡醒就亏 10万人民币,这速度比娃哈哈的 AD 钙奶过期还快。”有人调侃:“老宗在国内搞了一辈子实业,最后栽在了美国的房价上,这算不算‘国际贸易滑铁卢’?”
16间浴室的配置,奢侈得让人看不懂。普通人家一间浴室够全家使,这豪宅平均每间卧室配两间浴室,连客人洗手间都分 “全浴室” 和 “半浴室”—— 这哪是设计,是把 “有钱” 两个字刻在了瓷砖上。
宗庆后的美国房产,比他的私生子还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给宗馥莉在圣马力诺买了庄园式住宅,供她读高中;2024年又拿下贝莱尔的顶级豪宅,卖家还是希尔顿家族——这哪是留学,是把女儿的成长轨迹,镶在了美国的富人区地图上。
最讽刺的是豪宅的“出镜率”。这栋白墙豪宅多次在《比佛利娇妻》里露脸,堪称 “网红打卡点”,宗庆后却在国内说 “不喜欢国外生活”。
网友拆穿:“他不是不喜欢国外,是不喜欢国外不能低调炫富。在国内穿布鞋当‘首富’,在国外买希尔顿的邻居家,这套路比娃哈哈的营销还深。”
全现金交易的操作,壕得像在买菜。2500万美元说付就付,连贷款都懒得贷,这魄力比他给员工涨工资时大得多。有财经博主吐槽:“普通人数钱数到抽筋,也就够买这豪宅的一块瓷砖;宗庆后花 2500万,跟我们买瓶矿泉水似的 —— 区别是我们买水自己喝,他买房给遗产纠纷添素材。”
宗家怕是没料到,最大的“败家子”不是争产的儿女,是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刚买一年半就缩水800万美元,5700万人民币打水漂,这亏损速度比宗馥莉关停叔叔的印刷厂还快。
网友调侃:“早知道国内争产这么费劲,还不如把豪宅卖了分现金,省得大家撕破脸。”
希尔顿家族怕是偷着乐。2015年930万美元买入,拆了老房建新楼,最后 2500万美元卖给宗家,净赚1570万美元——这哪是卖房,是给宗庆后上了一堂 “跨国韭菜速成课”。
有网友翻出交易记录:“希尔顿家卖完房就降价,宗家接盘后继续跌,这操作,比请托儿还精准。”
16间浴室成了“笑话素材”。现在网友见面就问:“你家有几间浴室?”“不如宗庆后家的零头”—— 这栋豪宅的每间浴室,都在嘲笑那些相信“资产不外流” 的人。
就像皇帝的新衣,大家都看在眼里,只是没人敢说,直到他死后被扒个精光。
现在网友给企业家划了“诚信线”:“说爱国的,先查他海外资产;说节俭的,看看他车库里有几辆车;说为员工的,数数自己工资条。”
宗庆后显然没通过考核,一边喊着“资产在国内”,一边把钱换成美国豪宅的钥匙,这反差比 AD 钙奶的酸甜还刺激。
“16间浴室”成了新梗。有人 P图把浴室分给宗家众人:“宗馥莉一间,杜建英三间,三个私生子各两间,剩下的给叔叔宗泽后当印刷车间——总算物尽其用。”
还有人建议:“把豪宅改成‘娃哈哈博物馆’,专门展示‘企业家的双面人生’,门票就卖 AD 钙奶的价格。”
最扎心的,是对“爱国”的反思。“爱国不是喊口号,是真把资源留在国内”,有网友说:“宗庆后要是把买豪宅的钱投给国内工厂,给员工多涨点工资,也不至于死后被骂‘虚伪’。”
这豪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企业家的 “嘴硬心软”—— 嘴硬说爱国,心软对自己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