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娱乐圈最引人注目的“嘴笨”事件,非马伊琍莫属。她先是在白玉兰颁奖礼采访时表现得像喝醉了一样,机械重复回答,随后在新片《花样少女杀人事件》的宣传现场,一句“母女关系中带有雌性竞争”的言论更是引爆了网络热议。
这件事的风波,要从她在白玉兰颁奖礼上的“端水翻车”开始说起。当时,宋佳用一段铿锵有力的话语震撼全场,称好演员如同扎根土壤的种子,观众的认可才是最宝贵的养分。她的话语中既有对同行的尊敬,也体现了对演艺事业的敬畏,现场弹幕刷屏:“格局打开”,引发一致好评。
然而轮到马伊琍发言时,她似乎毫无准备,或者临时抱佛脚,背错了稿子。她试图“端好这碗水”,不想得罪任何一方,但结果却是机械地反复重复:“每位女演员都很棒……男演员和配角也很棒……”网友看后忍不住吐槽:“说个没完没了,一点变化都没有,端水都端不好?”更令人尴尬的是,她突然转变话题,强调自己是上海人,期待白玉兰绽放。这一无厘头的自我介绍令现场气氛瞬间尴尬,网友纷纷调侃她生怕别人忘了她是上海人,现场简直变成了冷场的脱口秀。
此场景让人不禁联想到曾经的“主持界黑洞”朱丹。朱丹当年多次将“娜扎”称为“热巴”,“林允”称为“允儿”,以各种嘴瓢著称,最终主持事业一落千丈。如今马伊琍这番表现,几乎如同朱丹附体一般尴尬。
然而,这还只是序幕。一个月后,马伊琍在新片《花样少女杀人事件》的宣传中彻底“放飞自我”。在谈及母女关系时,她脱口而出“相爱相杀还带雌竞”,将“雌性竞争”这一生物学概念硬生生套到家庭关系中,令现场记者一脸懵圈。网友们调侃道:“再这样下去,朱丹都得喊她祖师爷了!”
“雌竞”一词,原指动物界雌性为争夺交配权而展开的竞争,放到母女关系上,听起来仿佛母亲和女儿在争抢同一个男人,瞬间引爆网友怒火:“这话当妈说得出口吗?建议回炉重造,好好学学语文!”
尽管批评声四起,但如果完整观看采访内容就会发现,马伊琍真正想表达的是母女之间的关系需要明确界定主体:母亲应先爱自己,然后才能真正去爱别人,否则女儿只会复制母亲的错误。她在采访中坦言:“女儿不需要一个牺牲自己的妈妈,她们更需要一个活得漂亮的榜样。”这句话戳中了许多中国家庭的痛点——多少妈妈把全部精力都投向孩子,结果却养出一个“复制自己错误”的另一个自己。
事实上,马伊琍自己曾经也是典型的“牺牲型妈妈”,如今却逐渐转变成“朋友型妈妈”。她的两个女儿不仅能够与她平等交流,甚至还能对她的择偶标准提出建议。这种从“控制”到“放手”的育儿方式,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尤为难得。
马伊琍的智慧并非一朝一夕展现。回想她面对那场震动全网的婚姻危机时,正处于哺乳小女儿、抚养大女儿的阶段。她一句“且行且珍惜”被全网指责软弱,但背后却是精心布局。她等待孩子长大,等待自己有足够的力量独自支撑家庭。
随后,她一边重启演艺事业,凭借《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繁花》中的玲子等角色,证明“离开男人,我依然可以活得精彩”;一边默默为孩子铺路,支持大女儿参加舞蹈比赛,保护小女儿不受镜头侵扰。直到2019年姚笛宣布结婚的第二天,马伊琍毅然发布离婚声明,并争取到两个女儿的抚养权。网友这才意识到,这并非妥协,而是她长达五年的周密布局。
离婚后的马伊琍生活看似平静,却面临更多挑战。49岁的她不仅要陪伴大女儿度过青春期,照顾小女儿成长的烦恼,还需应对自身的更年期问题。单亲家庭中,母女关系的拉扯更为明显。熟悉她的人知道,马伊琍为了不缺席孩子成长,推掉无数片约;为了尊重女儿想法,允许她们参与自己的感情生活。
更令人感动的是,她从未在孩子面前说过前夫一句坏话。甚至在文章出演话剧时,大女儿都会到场支持,演出结束后还会上台牵手致谢。过年时,女儿们也会跟随父亲回老家,马伊琍还常在社交平台晒出父女温馨合照。这背后,是她对孩子与前夫关系的理解与成全。
归根结底,马伊琍的“雌竞”言论引发的争议,实际上映射出许多中国家庭普遍的困境。我们总是期待母亲完美无瑕地奉献,却忘了她们也是普通人,会与孩子产生矛盾,会在拉扯中学会放手。马伊琍或许用词不当,但更值得反思的是:为何我们宁愿逼妈妈们说“漂亮话”,却不愿听她们吐露真心话?
毕竟,每位妈妈都有过词不达意的时候,只是大多数人连表达的勇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