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迎来了它的80周年庆典。作为一名演员,潘虹与其他七位同仁共同向习近平总书记献上了一封信,讲述了自己在长影留下的点滴记忆与奋斗故事。潘虹谦虚地表示:“我们这八个人都是曾在长影留下过重要作品的人,我不过是其中的一个。”
不久前,田华、王心刚、张良、陶玉玲、肖桂云、潘虹、宋晓英、陈道明等八位电影艺术家联名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多年来从事电影艺术的经历与感悟,并表达了要继续为中国电影事业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收到回信后,潘虹在接受新民晚报独家采访时,感动之情溢于言表,“心里充满了感激。”
### 坚持热爱,梦想不灭
在总书记的回信中,提到:“看到你们的来信,不禁让我想起了你们参与创作的那些经典之作。你们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深厚热爱,以及对艺术理想的执着追求,塑造了无数生动鲜活的银幕人物,给几代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对于这份来自总书记的肯定,潘虹感慨万分,她说:“岁月对我真的是特别善待。尽管我人生经历了不少波折和起伏,但那些艰难时光并没有摧毁我内心的力量。正如总书记所说,在舞台上、在银幕前,我依然保有梦想,始终没有失去对艺术的敬畏和那份在角色中找到自我归属感的渴望。”
回顾自己的演艺生涯,潘虹说,她在长影留下了三部重要作品,分别是《杜十娘》《人到中年》和《末代皇后》。她说道:“那段青春岁月,我充满了感激和满足,正是因为我们年轻时对于打动观众、带给他们快乐与感动的执着,才让我找到了作为演员的使命感,并且为我的表演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达式常老师,我永远感激您”
潘虹特别感激的一位恩师是达式常老师。在拍摄《人到中年》时,潘虹年纪尚轻,演技尚未成熟。她回忆道:“当时,我对表演还很懵懂,刚不到30岁,甚至名气也不大,是达老师一步步带着我进入了角色。特别是他让我感受到,如何诠释一个中年女性医生的困境与疲惫,如何与角色产生深刻的情感连接。”
她继续讲述,当时拍摄陆文婷的告别戏时,达式常老师以极为真挚的方式投入角色,“机器一开,达老师竟然毫不犹豫地跪下,这一跪让我瞬间无法控制情绪,真正进入了角色,感受到了陆文婷丈夫对妻子即将离开的那份深切的不舍。”
潘虹说:“有了像达式常这样的前辈,电影行业才得以不断传承与进步。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深感荣耀。”
### 扎根生活,深耕艺术
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在新的征程上,希望你们继续成为崇德尚艺的表率,带动广大电影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体现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
潘虹对于“扎根生活”四字充满了感触,“这些话对我而言太宝贵了。”她回忆起拍摄《股疯》时,为了准确演绎公交车售票员范莉,她亲自去车队卖了三个星期的票,还特地去证券交易所与股民交流,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她笑着说:“我始终认为,演员的角色要与观众产生共鸣,观众看到的是他们生活的影像,甚至是他们自己。”
许多年后,潘虹依然坚持着这种对生活的深刻挖掘。她提到自己参演的沪语电影《菜肉馄饨》:“虽然电影目前还在后期制作中,细节不能透露,但我希望能通过这部影片展现普通夫妻的生活面貌。在他们看似平凡的日常中,其实蕴藏着尊严、爱情和思想。观众看到的,可能是岁月流转中爱情的样子。”
### 舞台上依旧不老的梦
除了电影,年过七十的潘虹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尽管每一次演出都让她“大汗淋漓”,她却从未想过放弃。“我喜欢那些富有极强悲剧感或者喜剧感的角色。我偏爱那些有落差的角色,它们让我在舞台上能充分释放自我,享受表演的极致乐趣。”
她谈到对表演的敬畏:“在这个行业里,浮夸的表现和不靠谱的角色都无法打动我。演员要始终对自己的职业、对观众、对舞台保持敬畏。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迷失自我。”
对于未来,潘虹依然心怀憧憬,持续在银幕与舞台上寻找着属于她的艺术梦想。“这份热爱与敬畏,是我永不放弃的动力。”她自信地说道。
作者:孙佳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江妍
新民晚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