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电影(港片)在其本土市场的生存空间愈加压缩,受到了好莱坞大片的强劲冲击。尽管偶尔会涌现一些优秀作品,但这一局面仍无法扭转。在内地和东南亚等主要市场,港片的影响力和票房同样在稳步下滑,针对这一现象,网友们的关注和讨论逐渐增多。许多人开始将香港电影的衰退归因于合拍模式的普遍盛行,认为这一趋势使得香港电影人失去了创作的主导权,导致港片失去独特的“港味”,也让本地和外地观众的观影热情大减。
12日,在观塘区某活动上,演员林家栋接受了采访,谈及合拍片相关问题。他对港片的没落与合拍模式之间的关系持有不同看法。他指出,合拍片往往只是吸引投资,真正能否拍出一部优秀的电影、获取高票房,关键在于电影人自身和观众的需求。“观众想看什么,电影人又希望拍摄怎样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他强调。
面对关于合拍模式是否使得港圈电影人失去创作主导权的质疑,林家栋并不认同。他坚信电影人依然拥有选择的权力:“这和合拍没关系。我常常说,如果你去中东拍摄,难道能拍比基尼吗?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习俗和规矩,若想进入某个市场,就必须遵循这些现实。”
随后,记者追问:“难道拍商业片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吗?”对此,林家栋坦率表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为了获利。电影人需要在艺术创作和经济收益之间找到平衡,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那就无可奈何。就像我,有些电影虽然亏损,但依然拍得开心。”
谈到港片的未来发展方向,林家栋认为,电影人应当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引领潮流,努力在创作上进行突破,不断拓展新的市场。他举例说:“没人敢相信《破·地狱》会取得如此成功,5年前,类似的剧本和剧情根本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不过,现在它的成功为业内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答案。”
记者继续问道:“许多网友都认为《破·地狱》介于商业片和合拍片之间,因此才能成为佳作,你对此如何看待?”林家栋的回应颇为坚定:“我并不认为《破·地狱》不是一部商业片。看看其演员阵容,就能看出它的商业化特质!说它不是商业片简直是个笑话……我不太赞同通过网友的观点来提问,新闻是你的职责,不是网友的。”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合拍片实际上已经成为支持香港电影产业的重要力量。根据早前发布的《香港电影业汇编》,2024年香港电影的总票房达12.68亿港元,其中非合拍港片占比仅为12%,合拍港片占比则高达31%,其他华语电影占4%,而外语电影则占据了53%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合拍片,香港电影业的生态情况将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