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电影史上,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与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长达三十余年的合作,创造了艺术电影与电影音乐完美融合的典范。
托纳多雷与莫里康内的相识始于1988年的首次电影合作,托纳多雷邀请莫里康内为他的电影《天堂电影院》创作配乐,这是托纳多雷的第二部作品,莫里康内则已是蜚声国际的配乐大师。由此开启了两人长达30年9部电影的合作历程。
托纳多雷迄今执导的12部剧情长片中,莫里康内参与了9部配乐创作:
《天堂电影院》(1988)
《天伦之旅》(1990)
《幽国车站》(1994)
《新天堂星探》(1995)
《海上钢琴师》(1998)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2000)
《巴阿里亚》(2009)
《最佳出价》(2013)
《爱情天文学》(2016)
《天堂电影院》:采用双簧管与弦乐对话的形式,通过反复变奏的旋律线,完美复刻了胶片时代的温度与乡愁。
Love Theme (2nd Version),Ennio Morricone
《海上钢琴师》:详见《在《海上钢琴师》里回望那个逝去时代的背影》一文。
1900's Theme,Ennio Morricone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以小提琴颤音配合曼陀铃拨奏,塑造出战争背景下女性命运的悲怆感。
Malena (End Titles),Ennio Morricone
《天伦之旅》:运用口琴独奏与吉他分解和弦,勾勒出父子公路旅行的孤独与温情。
Viaggio (da \"stanno tutti bene\"),Ennio Morricone
莫里康内凭借与托纳多雷的合作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配乐(《天堂电影院》)、意大利大卫奖最佳音乐(5次)、欧洲电影奖终身成就奖(1999)。其中《海上钢琴师》原声带创下全球300万张销量,成为史上最畅销的电影原声之一。
合作要素
两人默契源于三个层面:首先是对西西里文化的共同迷恋,莫里康内总能精准转化托纳多雷镜头中的地中海光影;其次是工作模式创新,导演习惯在剧本阶段就邀请作曲家参与音乐构思;最重要的是艺术追求的契合,他们都坚持用传统配器手法对抗电子音乐潮流,在《海上钢琴师》中甚至重建了1900年代的录音设备。
结语
当2016年莫里康内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时,托纳多雷亲自为其拍摄致敬短片。这对黄金搭档用半个甲子的合作证明:伟大的电影音乐不是画面的附庸,而是另一种平行的叙事语言。他们留下的不仅是旋律,更是一整个时代的听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