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享年83岁的蔡澜,香港四大才子的最后一位,离我们而去。至此,金庸、倪匡、黄霑和蔡澜,这一代杰出的文化人才,全部谢幕,标志着一个辉煌时代的结束。
生于1941年的蔡澜,根植于新加坡,祖籍广东。14岁那年,他在《南洋商报》首次发表影评,展现出过人的才华。1960年代,他加入了香港的邵氏电影公司,凭借出色的才智和坚持,迅速成为旗下最具实力的制片人之一。此后,他又在嘉禾电影发展,继续为香港电影的繁荣助力。
作为电影制作人,蔡澜为无数经典港片倾注了心血。他监制了诸如成龙与王祖贤联袂出演的《城市猎人》、成龙与洪金宝合作的《快餐车》、林正英与钱小豪参与的《一眉道人》和梁家辉与梅艳芳联合主演的《何日君再来》等。这样的作品,几乎定义了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风格与魅力。
在转型为作家后,蔡澜以随笔形式分享了不少动人的电影故事,例如1982年,他提到名导演李翰祥在拍摄《武松》时,如何帮助潘金莲的演员汪萍找到她的角色状态,最终让她赢得影后。他的作品《我决定活得有趣》《不如任性地生活》和《今天也要好好吃饭》等,介绍了许多生活的细节与乐趣,吸引了全球众多读者。
蔡澜的文化影响力跨越电影、电视、书籍等多个领域,赢得了无数忠实粉丝。然而,近些年,大家更多关注的是他那令人羡慕的晚年生活。蔡澜一生没有儿女,他曾说,既然知道自己无法承担,就不应该去做。82岁时,他依旧无悔于这一路走来的选择。
2023年,蔡澜的妻子张琼文去世,生活的转折点随之而来。他卖掉了房产和收藏,搬进香港维景酒店的海景套房,安享酒店式生活。在这里,蔡澜雇佣了一支由八名成员组成的专属照护团队,涵盖管家、秘书、医生、护士、助理、司机以及两名印尼工人。
这个精心挑选的团队负责蔡澜的日常起居,衣食住行,以及满足他在聊天与阅读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同时,他也热衷于邀请朋友们前来作伴,但对朋友们的干涉持有绝对的界限:如果有人提及健康、戒烟、早睡等问题,他会果断请他们离开。从此,蔡澜的最后两年成为了自由无拘、逍遥自在的时光。
然而,这样奢华的生活无疑是高昂的,每月的花费接近50万港币(约合46万人民币)。在这种奢华的生活方式中,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作家乔治·马丁的老年人生观,面对读者催促他完成《权力的游戏》的原著时,他坦承,自己更关心的,是如何将钱花完,而非小说的完结。
如今,蔡澜已离开人世,代表着他所处的香港文化时代也随之远去。然而,他传奇的一生与豁达的人生观,无疑会为读者和粉丝们带来持续的思考与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