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德云社经历了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剧团蜕变为如今的相声巨头,这一过程离不开郭德纲的辛勤付出与执着坚持,更少不了众多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在这其中,高峰老师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一位。
作为德云社的老将,高峰老师不仅是无可争议的核心演员,更是社内的总教习,地位在德云社中紧随相声“皇后”于谦之后。他之所以被习称为“顶梁柱”,不仅因其深厚的艺术功底,还在于他在体制内的独特身份。身为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的理事,高峰为德云社打开了与体制沟通的新通道,这在之前冷漠的环境中几乎是难以触及的。
德云社由于其“民间”背景,始终与体制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Barrier。相声同行们拼市场、抢资源,争相博取关注,难免在竞争中交锋。尤其是德云社各地分社的发展壮大,悄然盘踞在其他社团的商机之上。在缺乏官方话语权的情况下,德云社曾一度成为了“被黑”的受害者。像张云雷这样优秀的演员,一度因为网络舆论而未能出头。
在此背景下,高峰的“体制身份”显得格外重要。他如同一双无形之手,为德云社打开了通往体制的窗户,改变了德云社在相声界的生存环境,为其增添了话语权。很多人或许低估了高峰的潜力,误以为他不过是一名演员,然而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的存在正在为德云社带来希望。正是因为高峰的先行,德云社也有望逐步迈向更宽广的官方平台,确立更稳固的行业地位。
或许,正是高峰“抛砖引玉”的举措,促使郭德纲心中那个早已沉寂的体制梦逐渐复苏。要知道,郭德纲当年三度进京,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期望能入体制,成为“公家饭”的说书人,但命运的捉弄让他屡屡受挫,最终他选择了另辟蹊径,创立了德云社,踏上了一条荆棘丛生却又荣耀的民间道路。
如今,德云社已成为了业界的一股力量,同行们将其视为强劲对手,官方也不得不对这个民间团体另眼相看。在这当中,高峰的体制身份,恰如其分地成为了关键一环。
有评论指出,高峰在德云社的角色相当于“门面后台”,既能负责表演又能处理事务。这种双重能力,在如今资源和关系并重的时代,尤为显得重要。
德云社的未来正在朝着协作的方向发展。在高峰作为“桥梁人物”的助力,以及郭德纲的个人影响力和于谦的稳固支持下,这支团队的构架将更为坚实,前景更为广阔。或许总有一天,郭德纲真的能够借助这座体制的桥梁,完成他年轻时的“入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