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花坞5》第九期中,徐志胜的表现让我不禁想起了那句歌詞——「分手应该体面,谁都不用说抱歉」,而这也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他如今的处境。
曾经那个在节目里说一句“摄政王”就能让全场哄堂大笑的徐志胜,如今却面临了种种质疑。最先是“目中无人”的指责,接着便是“掉队”的标签,原本体面的形象随着一幕幕的尴尬与失败,渐渐四散成了碎片,而这一切的源头,竟然都是他自己亲手撕裂的。
回想过去,徐志胜几乎不需要做什么特别的事,只要一提到“摄政王”这三个字,大家的笑点就已经触发,氛围轻松愉快,掌声和笑声此起彼伏。然而,今天的他却再也无法赢得那些轻松的笑声。曾经他用幽默的自嘲和聪明的梗打破尴尬,现在连画板上的抽象画也无法再引发一笑,反而只留下了尴尬的沉默和他自己不知所措的挠头。
这一切变化的背后,不是观众的喜好发生了变化,而是曾经那张能化解尴尬的“免尴尬券”——徐志胜的幽默和自信,逐渐过期了。回想其中几场经典场面:偷菜游戏中,他竟然带着新人一起“零元购”,引发了观众的热议,接着大家被关进笼子,徐志胜还在想着如何越狱,弹幕里充满了“徐志胜你清醒一下”的提醒,然而他却像是在写一封求救信,而非一份检讨书。笑过之后,大家的心情有些复杂,因为如果下一期的嘉宾也模仿他,节目组恐怕真的要提前去体验一下监狱生活。
再来看买戒指那一幕,徐志胜如同打赏主播般,把桃花币一枚一枚地往汪峰面前丢去。汪峰没有翻脸,镜头外的我却不禁感到一丝紧张。那一瞬间,我意识到综艺中的“松弛感”和“没分寸”之间只有一条微妙的距离,而徐志胜已经越过了那条界限。尽管这一行为引发了一阵笑声,然而观众的笑声背后,却隐藏着一种不小的担忧:这是否意味着他的边界感和自控力正在逐渐消失?
而就在这时,汪苏泷的一句“你现在都没孟子义幽默”,直接给了徐志胜一个扎心的打击。那一瞬间,“徐志胜不好笑了”这一标签开始被观众广泛接受。紧接着孟子义的一句话“人家都减肥了,你怎么不减”更是引爆了全场笑声,但唯有徐志胜低着头,摸了摸自己明显的肚子,显得有些尴尬。原来,综艺节目里连一丝脂肪都可能成为笑柄,谁能逃得过?
我翻阅了一下徐志胜这一季的表现,发现他曾经的辉煌时刻,现在已是寥寥无几。唯一一个能够引起观众注意的,便是烧烤节目创意,这一切都得益于孟子义的助力。往日他抛出梗,别人接住,而如今他自己接梗时却总是显得有些不稳,就像手机信号忽然断了似的。
不过,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徐志胜也未免太过冤枉。孟子义那种自带幽默光环的风格,简直就是“天然增益效果”,她说“我脸好小”就能让人捧腹大笑。而徐志胜则得先精心编排段子,再配上表情,尽管他努力了,却偏偏失去了曾经的自然感。就像我们在朋友圈,花心思修图却无人点赞,随手拍的一张却能获得99个赞。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吗?
再说到减肥这事儿,汪苏泷的下颌线越来越明显,李雪琴的锁骨简直能养活一条鱼,连李嘉琦都开始放下滤镜了,唯独徐志胜仍旧保持着一如既往的身材和假发,仿佛走错了综艺节目的精修图。观众对外形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若徐志胜没有随着潮流变化,他就很容易显得“掉队”。
然而,我还是觉得徐志胜有些冤屈。作为喜剧演员,外形上的要求本来就不多,但综艺节目却像放大镜一样,放大了他的每一个小瑕疵。你稍胖一点,镜头就会显得更大;你冷场时,后期还会加上“乌鸦飞过”的音效。徐志胜仅仅是在“升级打怪”时有所滞后,于是系统就给了他“挂机”判定。
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徐志胜的尴尬其实是我们的镜子。谁没有在KTV里卖力搞笑却突然冷场?谁没有在团建游戏里画出没人猜得出来的抽象画?我们嘲笑他,实则是在嘲笑那个笨拙的社交自己的影像。
综艺节目的残酷之处,便在于它从不为任何人按下暂停键。徐志胜面临的危机,归根结底是“人设红利”已经过期。观众对那种“丑帅高情商”的套路逐渐产生厌倦,而他却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幽默武器。就像奶茶店忽然停止了新品推出,哪怕你再忠诚,终究也会被隔壁的新店吸引。
然而,我对他依旧抱有一丝期待。毕竟,当年他能从一群素人中脱颖而出,凭借的就是那份“自信而不帅”的独特魅力。如今,这份独特感虽然被复制,但他依然有机会找到新的突破点。或许是通过自嘲式的身材管理,或许是以“社恐式社交”的反差萌打动观众,谁知道呢?
所以,不管是减肥,植发,还是把假发摘下来讲个秃头段子,只要真诚还在,笑点就不会远离。毕竟我们都在等着下一季的节目里刷屏:“徐志胜,你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