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和老谢的纠纷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看了一圈下来,说句实话,老谢的做法确实让人有些看不懂。
最让人困惑的是老谢前后矛盾的表现。一开始还遮遮掩掩说“李姓女艺人”,后来直接实名开撕,发身份证、录、写长文,一套组合拳下来确实吸引了不少眼球。
但紧接着,当网友开始各种猜测他们之间的私人关系时,他又急忙发律师声明,警告大家不要过度解读,否则律师函伺候。这就很奇怪了,既然不想让人过度解读,为什么要在网上大张旗鼓地爆料呢?
事情发酵了几天之后,他又突然改口说要“体面坦诚化解恩怨,不再占用过多公共资源”。问题是,明明是他自己在占用公共资源,明明是他自己在不体面地开撕,现在又说要体面,实在没看懂这一做法。从时间线来看,老谢和李雪琴的官司从去年底开始,到现在已经开庭三次了。如果前面几次开庭对他有利的话,他应该不至于在网上越闹越凶。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官司可能不太顺利,所以他想通过网络舆论给李雪琴施压,希望能够在谈判中获得更有利的位置。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做法确实不太妥当。现在的网友都挺精明的,大家看到两人对簿公堂还开庭多次,基本能品出点味道来。老谢这种“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操作,反而让人觉得他可能真的不占理。从老谢的一系列表现来看,他明显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从最初的含蓄暗示到后来的直接开撕,再到突然的“体面”表态,整个过程都透着一股情绪化的味道。可是商业纠纷就是商业纠纷,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情绪化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相比之下,李雪琴的处理方式就显得成熟多了,只发了一个简洁的声明,态度很明确:法院见。这种对比其实挺明显的。一个在网上情绪化地各种爆料,一个冷静地走法律程序,高下立判。老谢可能以为网友会被他的“爆料”带节奏,但实际上现在的网友都不傻。大家看到他一会儿要利用舆论,一会儿又威胁律师函,一会儿又说要体面,这种前后不一的表现只会让人觉得他不够诚实。而且,他爆料的那些内容,很多都缺乏实锤,更多的是情绪化的宣泄。网友们吃瓜可以,但不会轻易被当枪使。特别是当大家知道这个事情已经在法院审理,而且开庭多次之后,理性的网友都会选择等法院的判决,而不是相信一方的单方面说辞。
说实话,从老谢的角度来看,如果真的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完全可以通过正当途径来维权。法律程序虽然可能比较慢,但总比在网上情绪化地闹要靠谱得多。
而且,既然选择了法律途径,就应该相信法律的公正性,而不是试图通过舆论来影响结果。这种做法不仅不专业,也显得不够自信。
如果真的有理有据,为什么不能等法院的判决呢?如果法院最终支持他的诉求,那自然就证明了他的合理诉求。反之,如果败诉了,那再多的网络爆料也改变不了什么。
最后想说的是,作为成年人,处理问题还是应该有基本的体面和理性。商业纠纷很常见,关键是怎么处理。
李雪琴和老谢曾经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一起创业、一起奋斗过。即使现在有了分歧,也不应该闹得这么难堪。特别是老谢,作为相对年长的一方,更应该展现出成熟的一面。
现在这样闹下去,不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会让双方都很难堪。真正的解决之道,还是要回到法律框架内,通过理性的方式来处理分歧。
毕竟,曾经的情谊还是值得珍惜的,没必要为了一些利益纠纷就撕破脸皮,闹得满城风雨。这对谁都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