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movies & books
电影和书籍一样,都是一种陪伴。7月为大家推荐一部刘若英执导的台剧《忘了我记得》。这部8集疗愈剧以中年女性程乐乐的视角展开——她白天在便利店机械地扫码收银,夜晚却化身脱口秀演员,用段子消解生活的荒诞。直到父亲程光齐被确诊阿尔茨海默症,她原本支离破碎的生活被彻底打乱。剧中没有刻意煽情,反而用大量生活细节堆砌真实感,轻轻扎进观众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导演刘若英用脱口秀的“笑”与疾病的“痛”编织成一张温柔的网,既探讨东亚父女间“爱在心口难开”的疏离,也展现记忆消逝过程中,那些被遗忘的瞬间如何以另一种方式永恒。
ABOUT
《忘了我记得》
忘了我記得 (2025)
导演:刘若英
编剧:蔡柏璋 / 何昕明 / 刘若英
主演:谢盈萱 / 秦汉 / 周采诗 / 刘品言 / 霍建华
类型: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25-05-23(中国台湾)
集数: 8
单集片长: 42分钟 / 60分钟
又名: Forget You Not
豆瓣评分: 8.3
剧情简介
《忘了我记得》围绕着已婚女性程乐乐(谢盈萱饰)展开,她一边做脱口秀演员,一边兼职便利店员工。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乐乐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梦想,但却接连遭遇挑战。除了与丈夫张凯(霍建华饰)之间的婚姻危机,乐乐还面临着与父亲(秦汉饰)之间的矛盾,这促使她踏上一段勇敢的旅程,重新定义自己与亲人、爱人和朋友的关系。
推荐影评
人生走到这阶段,隔段时间就会需要一下谢盈萱,要看她跌跌撞撞地探路,车轱辘般说下,好啊,我要冲了,虽然这次也还是没冲过去,但是反正活着就是这么个状态啊,衰就衰,能怎样。但这剧很妙,它在一地鸡毛里用脱口秀和冷笑话调味,用美妙的友情托住,然而题眼慢慢交给父亲。跟所有人一样,秦汉演得这样好,好得让那遗书,那告别式,那视频,清醒、温暖、可爱得罕如至宝。为人子女,不想你走,又怕你不走,这样的孝与不孝,越是喘不过气,反而越是超脱了呼吸的桎梏。
——豆瓣网友Mr. Infamous
老、病、死,总是太沉重的话题。这部剧有时候没那么苦,因为乐乐有苏菲和佳云两个好姐妹,有过幸福的婚姻,有在做自己喜欢的脱口秀,有乐观的天性和同样乐观的爸爸。可是即便拥有这些,四十岁的生活还是那么难过。佳云无法兼顾她的父母还有事业,苏菲还能专注工作和友情因为她单身,乐乐手里的球越来越多终于接不住掉落一地,只有等父亲去世才能重新开始。每个人的时间都不够,如果我们不主动安排和朋友聚会、和家人吃饭,明天不一定再有机会了。
——豆瓣网友三十余年如一梦
鲜少见到讲述40+女性生存困境的华语剧集。人生一直在失去,人生一直在赶路,人生一直在告别。妈妈要走,我在她留下的番茄酱气味里反复沉溺短暂回味;爱人要走,没想到当初我最让他喜欢的点有一天会变成最让他讨厌的点;父亲要走,我终于可以站在舞台上从容讲起他从前那些冷笑话烂梗段子。四十岁之前的人生,是从less到more的过程;四十岁之后的人生,就是从more到less的过程了。“只要我还在创作一天,我就要继续消费你一天”,只有这样,才不会忘,才会永远都有人记得。
——豆瓣网友不良生
我们人类都要承认一件残忍的事:人老了以后,想要体面地死去是极其困难的。 人的情感真的很复杂。不想让他死,但又暗想他怎么还没死?但一冒出这样恐怖的念头,又被自己的道德观念所谴责,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中。可我一个人累死累活地照顾一个没有认知、生活早已无法自理的人,工作、婚姻,似乎整个人生都停摆和完蛋了。想把他送进养老院,有着专业看护的治疗和管理,可他又说“不要把我丢下”,我该怎么办?但他最后真的死了,我又舍不得了。又陷入无限的怀念和愧疚中。死/不死,都让人痛苦。哎。以及,我终于在华语影视剧里,看到摆脱母职束缚的女性,她先是人,再是女人,再是妻子和母亲。哪怕最后结局不算好,但她不后悔,就够了。正如程乐乐自己所说“身为女儿,我无法原谅你;身为女性,我理解你。”
——豆瓣网友firetovan
(注:影评与剧照均选摘自豆瓣)
书名:《我还记得》
著者:亦邻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5年6月
豆瓣评分:8.4
索书号:J228.2/2563
扫码进入书仓
立即借阅
内容简介
用一支画笔抵御遗忘。每天画一幅画,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妈妈备份记忆。这是亦邻和姐姐清雅、妹妹小菀合力照护身患阿尔茨海默病妈妈的真实故事。亦邻的妈妈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以前“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变成了一个被剥离了记忆、情感和正常认知能力的懵懂老人。作为一名插画师,亦邻试图用绘画帮妈妈抵御遗忘、留存记忆。看到妈妈被画里以前的场景唤起回忆,开口说出“我还记得”,亦邻深受触动,于是坚持每天给妈妈画一幅画,画爸爸妈妈相亲相爱的时光,画三姐妹小时候的故事,画妈妈曾经的理想…… 亦邻还鼓励妈妈拿起画笔作画,妈妈有时临摹亦邻的画,有时也写生,画家里的花花草草;心情好时,也提笔创作,画下三姐妹小时候的肖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涂鸦,笨拙、扭曲、凌乱,但亦邻看到了艺术给精神世界日趋荒芜的妈妈带来的改变,这鼓舞她一路坚持画了下来,她把这个系列的绘画命名为“唤醒妈妈的记忆”。
书中选段
由关注孩子转为关注老人,虽然一个是生命的开始,是“来”,是逐渐获得,另一个是生命的终止,是“去”,是逐渐交还,但是我用了同样的方法记录和观察。我发现,一个人的一生,便是从主动学习如何获得到在被迫交还中学习如何放手的过程。而交还是最痛苦的阶段,在面对痛苦、艰难时,若能赋予它某种意义,相对而言会更加笃定、平和,也更容易越过层层阻碍。
编辑推荐
《我还记得》是插画师亦邻以真实经历为蓝本创作的纪实绘本,记录了她与姐姐清雅、妹妹小菀共同照护阿尔茨海默病母亲的心路历程。当曾经“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被疾病剥离记忆与情感,变成需要全天候照料的“大宝宝”,三姐妹用绘画、歌舞与耐心,在生活的褶皱里寻找对抗遗忘的缝隙。翻开这本书,你会在涂鸦与文字间看见自己的父母,也会在某个瞬间突然明白:所谓“我还记得”,不是对抗遗忘的胜利,而是爱在破碎中的重生。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分享之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流通部
音频:流通部
审核:流通部
签发:馆长室
编辑:张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