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暑期重磅抗战影片《南京照相馆》发布了名为“罪证曝光”的特别版预告片,并正式宣布将于8月2日上映。与此同时,另一部聚焦揭露日军731部队暴行的战争电影《731》也定档于7月31日上映。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两部还原那段苦难历史的影片接连上映,为内地暑期档电影市场注入了浓厚的历史厚重感。
《南京照相馆》聚焦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惨无人道暴行;而《731》则以日本侵华731部队在中国东北秘密进行的细菌武器试验为背景。两片不仅题材沉重,演员阵容也极为强大,且尺度大胆。尽管目前这两部影片均仅公布了一款正式预告片,但结合预告内容及相关宣传资料,我们依然可以对影片的整体质量做出初步判断。
---
一、《南京照相馆》:用影像见证历史的悲痛瞬间
1937年12月13日晨,日军攻入南京城,随后展开了长达40余天的血腥屠杀,造成30多万军民惨死。此前,吴子牛导演于1995年便以《南京1937》正面还原这一惨痛历史,后来还有《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等作品曾引发强烈反响。《南京照相馆》则讲述了一群平民在沦陷的南京城中,为求生存躲进吉祥照相馆避难,却被迫帮助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从而通过影像真实记录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
影片采用“小人物反映大历史”的叙事手法,这种视角在战争片中虽属传统,却以拍摄手法的新颖独特,极大地丰富了影像表达的可能性。预告片长约1分31秒,开篇便呈现南京保卫战的惨烈场面。日军从多个关键点发起猛烈进攻,尽管国军顽强抵抗,终因城墙被炸开缺口,日军第6师团部队突入中华门,胜利者站在城墙上庆祝的画面令人心痛。
紧接着,主演刘昊然饰演的普通百姓阿昌与高叶饰演角色一同出现在车中,而王传君则在地上跪着,脖子被军刀架住,生命岌岌可危。远景中,河堤边的半边河水已被鲜血染红,残酷景象触目惊心。日军摄像师的镜头下,南京的军民被五花大绑,成批押赴枪决场,2名军官更是冷血竞赛杀人数,令人不寒而栗。这两位军官正是臭名昭著的丙级战犯向井敏明和野田毅,1948年被执行死刑。
随着冲洗出的照片逐一显现,日军滔天罪行的画面令人震撼:堆积如山的尸体、哭喊的妇孺、血染的河水,以及日军用喷火枪烧杀无辜百姓的惨状,强烈冲击观众视觉神经。刘昊然脸上的恐惧颤抖、高叶的绝望凝视,以及二人紧紧相拥痛哭的画面,深深撼动人心。剪辑精准老练,短短几十秒的影像负载着沉重的历史重量,预告片结尾定格的片名画面更引发观众无尽遐想。可以预见,影片尺度之大非同寻常,虽然部分镜头或在正式放映时可能被删减,但期待它尽可能真实还原那段血泪历史。
---
二、《731》:直面人类惨剧的沉重挑战
相比之下,《731》的拍摄难度更大。日军731部队,即“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于1932年秘密设立于黑龙江五常县背荫河镇,伪装成“防疫研究室”,实则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武器实验。起初仅百余人,后扩充至四千余人。据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在《恶魔的饱食》一书中揭露,约有三千名中国和朝鲜人惨遭杀害。
尽管部队撤退时炸毁实验设施以销毁证据,但仍有铁证如山。电影《731》发布的1分28秒预告片中,阴冷冰封的走廊、白色砖墙下绝望哭泣的人群、红光映照下蹲伏的人们、餐车上静静摆放的苹果和鸡蛋、手术台上的柳叶刀,以及堆积如山的遗体,每一帧都令人心惊胆战。虽然预告片中包含了日军使用喷火枪的镜头和姜武饰演的王永章反抗场面,但整体风格相对克制。与去年11月官方微博发布的血腥心脏镜头相比,此次预告显然删减了部分极端暴力画面,引发人们对最终上映版本是否经删剪的猜测。
自2025年9月底开机以来,《731》一直备受影迷关注。围绕影片,网友最关心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导演赵林山的质疑。作为一位以广告导演起家的70后新锐,赵林山此前仅执导过两部影片,口碑平平。《铜雀台》和《我的前任是极品》均评价不高,令不少人对其能否胜任如此重大题材心存疑虑。但也有观点认为,像拍出《流浪地球》的郭帆,早期作品同样不尽人意,或许赵林山能带来惊喜。
二是影片将以何种风格呈现这段难以触碰的历史。此前1988年香港导演牟敦芾的同类题材电影因其猎奇和血腥风格成为众多80后阴影,而如今内地观众显然需要更严肃、真实且扣人心弦的作品,既要忠实还原历史,也要深刻刻画人物,引发观众共鸣与思考。
三是预告片中部分细节处理显得粗糙,如日本军官在艺伎馆谈论人体实验,明显违背历史真实性。研究所对外极度保密,绝不会如此轻率泄密。还有防化服颜色不符、四方楼墙体色彩不真实等问题,令观众对影片的整体制作水准产生疑虑。
---
三、抗战题材电影的难度与意义
近年来,抗美援朝、越战题材电影有所拍摄,但抗战题材却较为稀少。原因之一在于这段历史在国人心中占据特殊位置,情感投入极深。若电影不能严肃还原历史真相,或在主题表达上出现偏差,势必遭致批评。比如陆川的《南京!南京!》因采用日军小兵视角,试图挖掘“普通日本军人仁慈”而遭到网民猛烈抨击。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则因剧情设定引发争议。
如今70后、80后导演对抗战历史缺乏亲身体验,多依赖历史资料与个人理解,从旁观者视角切入,难免带有主观色彩。拍摄抗战题材电影难度极大,但愈发艰难,越需精益求精。七年前,姜文曾言,二战题材是全球最应被反复拍摄的历史题材,中国电影人在这方面远落后于西方。好莱坞有《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美丽人生》、《决战中途岛》等经典作品,让全球年轻人铭记二战关键节点。而中国的抗战作品,多停留在漏洞百出的抗日神剧阶段,题材单一、剧情生硬、细节失真,缺乏尊重历史的严肃态度。
申奥和赵林山两位导演认真创作《南京照相馆》和《731》,无疑是内地电影圈的积极信号。无论最终呈现如何,他们的真诚与努力值得肯定。
---
四、两部影片前景展望
从导演往绩看,申奥导演曾打造《孤注一掷》爆款,令人较为放心,《南京照相馆》的整体质感更被期待。相比之下,自开机以来《731》引发极大关注,甚至登上豆瓣2025年度华语电影最受期待榜第五位。7月底上映之际,《731》排片率预期颇高,若口碑持续向好,有望冲击暑期票房前三。
皮皮电影编辑部期待两部作品均取得佳绩,更盼望未来涌现更多抗战题材精品。抗战历史,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当铭记于心的民族记忆。
—— 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版权归皮皮电影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