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一个半小时的对话中,董宇辉用六分半钟的精彩总结,展现了出色的临场表达能力。他的即兴演讲不仅令观众耳目一新,还让大鹏感到不知所措,直言需要回去仔细回放,以便更深入地品味其中的精彩。
对于董宇辉的总结,有人称赞其可谓“封神”,也有人质疑他与大鹏之间存在商业互捧的成分。对此,我们可以简单解析其内容,判断其对错:
他首先提到的两句是:“君自长安来,应知长安事。” 这句话巧妙地引用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将故乡的概念转变为长安,因为西安是董宇辉的故乡,而所讨论的电影正是《长安的荔枝》。这种改动不仅扣合了电影的主题,还拉近了李善德与董宇辉自身的关系,营造出一种亲切感。在大城市中,小人物虽然面临未知和流浪,但始终坚守自己的目标。
紧接着,董宇辉的总结从第二句话顺理成章地延展出对现实的映射,鼓励每个人在李善德的角色中发现自身的共鸣,并将对话的影视内容引向现实生活中的目标。
接下来,他总结的第三与第四句话是:“那些默默无闻扎根土壤的日子,叫成长。”以及“不为困难找借口,答案在现场,灵感来自瞬间。”第三句话源自他的网络浏览,而第四句则是通过三位嘉宾共同构建的。两句总结围绕着奋斗目标的秘诀进行探讨,展现了四位嘉宾各自的努力方式。董宇辉以自己勤勉的付出为例,大鹏则强调不找借口,孙阳在现场寻找答案,而白客把握瞬息间的灵感。这四种奋斗的方式中,总有一款能触动你的心弦。
前两句总结引出奋斗目标,而这两句则强调为目标而拼搏。董宇辉借此想传达:虽然无法改变过去,亦不可预知未来,但我们能够掌控当下。
他进一步提出“勇敢是什么?”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两句如同一问一答,董宇辉通过抛出“勇敢”的问题,重申了信念的力量。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勇敢,但我们都要勇于斗争。他借用了李白的诗句,描绘了李白生性高傲的一生,总结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追随内心,尽管结果未必如愿,但努力过就无憾”。
如果说前三句聚焦于目标的落实,那么董宇辉的第五与第六句则为我们赋予了精神上的支持,使得总结更加饱满和有深度,进一步升华了对话的主题。
最后,他总结道:“相信普通人的力量。”这一句不仅点明了电影中李善德的形象,也暗指我们每一个人。董宇辉通过这部电影传递了一个理念:普通人的生活同样精彩。尤其是他提到的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和杜甫,虽然各自的人生轨迹迥异,但都在各自的领域中活出了自我。
以诗人的诗句作为结束,不仅为总结画上了点睛之笔,也传达出人生能够如诗般美好,呼应了电影的核心主题,使观众对这部影片有了更深的思考。
董宇辉的这七句总结,前两句将电影内容引向现实目标,第三和第四句则强调了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秘诀,而第五与第六句则重申了信念的价值,最终的结论则是呼唤大家追求自我。在面对镜头的时刻,他能够流畅而不间断地表达观点,这样的能力能与满分作文相媲美,实在让人不奇怪大鹏对此赞誉尤深,能够遇到董宇辉这样出色的总结,恐怕谁都会为之惊愕。
这总结,确实是登峰造极了!定期分享生活中的美好,期待关注宇辉的后续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