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里的江昌义,说起来真是个让人膈应的角色。他明明是江德福前妻张桂兰和江家二哥乱搞出来的孩子,说白了就是江德福的亲侄子。可这小子一上来就扑通跪地,张口就喊 “爹”,愣是把自己伪装成江德福的私生子。
明眼人都知道,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是张桂兰和江家二哥对不起江德福。弟媳趁丈夫不在家出轨大伯子,搁谁身上都得炸毛。可怪就怪在,江德福明明啥都知道,却愣是没戳穿这层窗户纸,反倒处处照顾江昌义,甚至觉得自己对不起这孩子。这到底是为啥?
先说说剧里的情况。江德福对江昌义的好,简直比对亲儿子还上心。当年江昌义想当兵,江德福动用自己所有关系,给他安排了最好的去处。有人说他是为了江家脸面,可私下里完全能敲打几句吧?他偏不,愣是把这 “便宜儿子” 捧得高高的,眼里那股亏欠劲儿藏都藏不住。
其实细琢磨琢磨,江德福的愧疚压根不是冲江昌义来的。他心里装着两笔账:一笔是对张桂兰的,一笔是对江家二哥的。想当年他和张桂兰是父母包办的婚姻,他一当兵就把人家撂在家里,里里外外全靠张桂兰撑着,照顾公婆、操持农活,搁谁都得熬不住。虽说张桂兰出轨有错,但江德福心里总觉得,自己对这个前妻多少有点亏欠。
再说说江家二哥,因为这档子丑事,最后客死他乡连尸骨都找不着。人死为大,江德福就算再恨,看着二哥落得这下场,心里也难免不是滋味。江昌义作为这俩人的孩子,相当于把两段糟心事都扛在了身上。江德福看着他,就像看着那笔没还清的人情债,善良的人总容易把别人的错往自己身上揽,大概就是这道理。
不过原著里的说法更绕。书里写江德福和张桂兰其实有过夫妻之实,所以江昌义刚出现时,那张跟江德福酷似的脸,让他真以为这是自己的种。毕竟是血脉相连的孩子,自己从没尽过当爹的责任,愧疚感自然蹭蹭往上涨。后来江昌义靠着这层 “父子关系” 混得风生水起,转头就对江家展开报复,江德福也愣是默默扛了下来,就因为觉得欠孩子的。
可最后江昌义还是跟江亚宁摊牌了,说自己其实是她堂哥。你说这叫什么事儿?江德福掏心掏肺的愧疚,到头来成了人家利用的工具。
说到底,江昌义这角色就是来考验江德福的。剧里他用一场冒认亲,把江德福的善良仗义衬得明明白白 —— 哪怕自己受委屈,也得顾全大局;哪怕知道被利用,也狠不下心撕破脸。可这份善意被践踏得稀碎,想想真是替江德福不值。
你说江德福这愧疚到底图啥?或许就像现实里那些老好人,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愿自己吃亏也要护着一团和气。可人心这东西,有时候真不是你退一步就能换来海阔天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