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电影档期真是乱成一锅粥,像《南京照相馆》《你行!你上!》《长安的荔枝》这些影片一个接一个地选择提档,刻意躲开了7月31日全球预映的《731》。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随着《731》定档日临近,宣发开始加码,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也纷纷浮出水面,其他电影自然就想避开这场风暴,减少风险。
其实,关注《731》的影迷们应该早有耳闻,这部电影被针对早不是第一次了。回到2024年暑期档,坊间就流传着《731》会在7月31日上映的消息,立刻有各种声音冒出来,和现在如出一辙,什么内容太血腥不适合小朋友看,什么会影响中日关系之类的说辞层出不穷。
这波舆论一直延续到去年9月18日官方宣布2025年7月31日全球预映,反对的声音依旧此起彼伏。其实,“反对派”的动作远远不止这两年那么简单,早在2017年导演赵林山决定拍摄这部电影时,就遭遇了重重阻力。
从项目筹备阶段起,业内就不看好《731》,原因无他,题材太敏感了。许多投资方因为各种复杂因素不愿意接手,最终还是靠长影集团前任领导的鼎力支持,这部电影才得以顺利出品。
今年5月,赵林山导演在央视接受采访时透露,从电影立项、制作到拿到“龙标”拍摄和上映,整个过程难度大到令人窒息。
他回忆起第一次去“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采风时,馆长金成民对他态度异常冷淡。馆长甚至在陪同参观途中忍不住把他拉到一边问:“导演,我能跟你说几句吗?你真的要拍这部电影?”
接着馆长透露了一件震惊赵林山的事:“您来之前,已经有三位导演想拍这个题材了。”赵林山自然一听就来了兴趣,毕竟都是同样题材,免得内容重复嘛。
但馆长的下一句话更令人震惊:“不是的,这三位导演都没了,最近一位去世的不到一个月……”
现场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赵林山还透露,剧组一位香港同仁在写剧本期间神秘失踪了整整三年。
这些“惊悚花絮”之外,导演为收集资料可是操碎了心。从2018年起,赵林山多次奔赴日本,从东京到千叶县,再到福冈,跨国搜集证据。
他还查阅了大量美国解密资料和相关影像资料,力求电影中每个细节都经得起历史考验。甚至为了这部电影,他让儿子退学,远赴日本实地取证。
这部剧本前后耗时整整十年才成型,导演赵林山深知,这样敏感的题材绝不能草率拍摄,必须让历史自己说话。
至于什么演员付出多少苦,团队在零下30度环境里实景拍摄,甚至角色为了戏瘦身……在“取证”面前,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
电影好不容易拍成,一宣传就遭到一波又一波所谓“家长”的举报,禁映呼声从未停歇。
更有日本外务省强烈抗议《731》上映,你细品细品,这些抗议和要求电影改名的人,究竟是谁,不用猜也知道了吧!
目前官方态度相当明确,广电总局已给《731》过审并发放“龙标”。更有数据显示,《731》在战争片中血腥程度仅排第17位,说实话,这尺度反而有点收敛。
如今,《731》的宣传物料已经摆放在哈尔滨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和遗址中。真心希望今年这部电影能顺利上映,因为如果《731》都不能在中国播出,这事件本身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