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香港影坛的“巨人”,创建了邵氏帝国,捧红无数巨星,如刘德华、周润发等,被誉为“东方好莱坞教父”。他的名字曾是电影行业的代名词,他捐建的“逸夫楼”遍布全国,被誉为一代楷模。可是,令人没想到的是,晚年时他遭遇了令人心碎的情景。2014年,107岁高龄的他去世,葬礼上星光熠熠,名流云集,却唯独不见他的4个亲生子女!更让人惊愕的是,这四个孩子早已明确表示:放弃他的238亿遗产!
为什么亲生子女会如此决绝?难道真的是“有钱人家养不出孝子”吗?背后,藏着一个关于背叛、伤害与选择的复杂故事。
要追溯邵逸夫的故事,还得从很久以前说起。其实,他并不是天生的富二代,家境也并不富裕。他和哥哥一起看准了电影行业的潜力,于是成立了“天一”公司,拍摄武打片和民间故事片。没想到,他们拍的每一部都火得一塌糊涂,成功从老牌电影公司手中抢占了一大块市场份额!
可这一下,同行们可不乐意了,纷纷联合起来打压邵家兄弟。可邵家兄弟的眼光可谓精准,一看形势不对,迅速改变策略,把目光转向了东南亚(南洋)。结果,短短十年间,他们在南洋开设了将近200家电影院,这样的速度,今天看也是商业奇迹了。
邵逸夫为了公司,真的是拼尽了全力。曾有一次,他去美国购买最先进的有声电影设备,途中遇上海难,命悬一线!他抱着一块破木板,在冰冷的海水中漂流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才被救起。真可谓是死里逃生!
命运眷顾了邵逸夫。回国后,他更加决心要拍一部轰动香港的电影。你知道吗,那时国内的电影技术还很落后,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电影是什么,邵逸夫却已经开始捣鼓有声电影了!结果,他仅花了1万元成本,拍出了中国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而且这部小成本电影竟然狂赚60万元!邵氏电影帝国的根基,就这样打下来了。
邵逸夫的事业起飞,离不开他原配妻子黄美珍的支持。两人相识时,邵逸夫才19岁,黄美珍当时还是别人的女朋友。命运的安排让他们走到了一起。黄美珍不仅长得美丽、心地善良,而且非常能干,成为了邵逸夫事业上最得力的助手。
然而,命运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抗日战争爆发,邵逸夫不愿在安全的海外当“懦夫”,他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回国,拍抗日电影鼓舞同胞!这一举动惹恼了日本人,他们二话不说就把他抓进了大牢。外面的黄美珍急得四处求助,托关系,拼命想办法营救丈夫。经过艰难的努力,黄美珍终于凭借自己的毅力,救出了邵逸夫!
虽然邵逸夫成功逃脱,但战争却摧毁了他们的事业,一切从头再来。黄美珍没有一句怨言,陪伴丈夫重新站起来,重建电影王国。那段风雨同舟的日子里,黄美珍还为邵逸夫生下了两儿两女。
原本以为苦尽甘来,一家人可以享受幸福生活,然而命运再次对黄美珍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就在邵逸夫的事业蒸蒸日上,他接近50岁时,一位18岁的当红歌星方逸华闯入了他的世界。邵逸夫完全迷上了这个年轻姑娘,对她宠爱有加,甚至在公开场合毫不掩饰他对方逸华的喜爱,最令人震惊的是,他还将方逸华带入公司核心,开始掌管重要事务。
对于黄美珍来说,所有的付出似乎在邵逸夫的眼里变得一文不值。她从无到有,陪着邵逸夫一起度过了那么多艰难时刻,却被一个年轻女孩的出现轻易取代。黄美珍心如刀割,却没有大发雷霆,只是默默离开了香港,回到新加坡。邵逸夫则与方逸华留在香港,继续经营那个原本属于他与黄美珍的庞大帝国。这个场景,看得人心酸,怎不让人感慨万千?
这时,四个孩子的心中已经满是痛苦,他们无法接受父亲的背叛。尤其是长子邵维铭,他坚决表示要与父亲划清界限!在他们心里,无论父亲捐了多少楼、做了多少慈善,都无法掩盖他抛弃母亲、喜新厌旧的事实。黄美珍虽然没有留下巨额财富,却教会了孩子们做人的准则:骨气、情义与良心。
1987年,黄美珍去世。她的四个孩子在她床前送她最后一程。传闻黄美珍临终时依然未能原谅邵逸夫,心中充满了遗憾。母亲的离世,更加坚定了孩子们与父亲断绝关系的决心。
母亲去世后,邵逸夫终于在1997年迎娶了方逸华,尽管那时他已年近90岁。让人感到讽刺的是,这场婚礼,邵逸夫的四个子女竟然没有一个出席!
邵逸夫可能以为孩子们只是赌气,终究会回心转意,毕竟那可是上百亿的遗产!他甚至曾开出条件,想让长子回去接手公司。没想到,长子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明确表示:不愿与方逸华共事。孩子们给了他最硬气的回应,他们签署了法律文件,声明放弃继承邵逸夫的所有财产,一分钱都不要!
这一切让邵逸夫大跌眼镜。曾经被他寄予厚望的长子,曾经看似无所不能的巨额财富,在孩子们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对自己行为的鄙夷面前,变得毫无吸引力。邵逸夫大概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当年对黄美珍的背叛,竟然让他最终落得如此孤寂的结局。
晚年的邵逸夫身体日渐衰弱,多次表示希望能见到孩子们。可惜,四个子女都身在美国和新加坡,始终未曾露面。曾经亲密无间的家庭,最终变得遥不可及。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香港去世,享年107岁。葬礼上,星光熠熠,众多影坛名流前来送别。然而,最应出席的四个亲生子女,却始终未曾现身。对于那笔无人继承的238亿港元遗产,邵逸夫生前的慈善心愿决定了大部分资金都将捐赠给社会,继续发挥余热。
邵逸夫的一生是极其成功的,他建立了商业帝国,改变了华语电影的格局,且通过慈善惠及无数人。但在家庭这个镜子面前,他却显得如此遗憾。虽然用金钱堆砌起了辉煌的事业,却在亲情上负债累累;虽然用慈善温暖了无数陌生人,却唯独冷落了自己亲生的儿女。
孩子们放弃238亿遗产的决定,虽然令人难以理解,但却是对黄美珍一生奉献最深沉的告慰,也代表了他们对做人准则的坚守。他们通过最决绝的方式告诉世人:有些东西,比金钱更加珍贵;而有些伤害,是无法用财富来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