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回家之后,我已经好久没看过脱口秀了,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节目。直到有一天,刷到杨蒙恩的一句话:“女性脱口秀演员在上桌,男脱口秀演员在上炕”,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点开了《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和《喜剧之王单口季2》,结果发现,今年的女性演员不仅数量激增,而且她们的内容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中的小蝶,把自己超生的经历编成了一个“医疗事故”的段子,用“古着衣服”和“三手父母”这样的比喻来拆解原生家庭的荒诞感。她还说了一句:“托举我的不是家,是国家”,在笑声中,带着对传统家庭叙事的深刻反思。
小帕则讲述了自己的家暴经历,用“猕猴桃父亲”来形容她父亲,把暴力展现成荒诞的笑料。而她提到的“双关语‘小男孩嘛(原子弹)’”则让个体的伤痛与性别暴力的集体议题产生了深刻共鸣。
《喜剧之王单口季2》中的房主任,是一位50岁的农村女性,她的视角自带冲击力。她是在李波(女)的脱口秀现场与李波互动时,才逐渐走入这个行业的。
在这个舞台上,房主任把“柯基丈夫”用来形容包办婚姻中的伴侣,调侃丈夫和公公的暴力行为时,用“拳头难敌四手”来表达。她还模仿父亲的山东口音,回忆起父亲吼着“离婚丢人”的场景,随后提出一个充满时序感的时间轴:“2023年签约、2024年离婚、2025年平静”。最终,她通过净身出户换取了自由,迎来了新生。虽然她的父母不知道她的生日,但她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日。
王越也讲了月经羞耻这个话题(小帕也提到过,卫生巾叫“面包”),从“揣卫生巾像做贼”这一细节出发,讲到职场上的月经假落实难,甚至提到去医院时,医生说:“想解决痛经就去生孩子。”整个段子真实又好笑,既让人无奈又有点讽刺。
更有意思的是,房主任在自我介绍后,回了个“callback”,因为她是紧跟王越之后出场的。王越羡慕那些已经退休且绝经的女性,房主任则笑着回应说:“绝经和退休不会一起来。”
除此之外,黄一瑾讲述了自己在五十多岁时遭遇的领导骚扰,空姐嘻哈讲述了自己曾帮助过空姐的经历。大部分人都觉得她们的段子非常有趣,但也有一些人觉得她们总是讲述苦难,让欢乐变得沉重,脱口秀反而成了让人想抱头痛哭的场合。对于这种看法,实际上,我认为是反过来了。脱口秀的创作始终根植于生活现实。当女性群体长期被性别规训压迫,当经济压力让普通人的生存焦虑变得更加具体,脱口秀的内容自然带有生活的“肌理”——那些因为房贷而弯曲的脊背、职场中逐渐磨平的棱角、被家庭责任束缚的步伐、被刻板印象桎梏的行为……这些都是许多中年女性的日常。
年轻的观众之所以会被这种“悲伤感”击中,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或者看到了身边人的影像,或者是看到了生活的真实面貌。就像杨蒙恩那句“女性脱口秀演员在上桌,男演员在上炕”,大家都看得出来,男女在某些方面的处境不同,这不分性别。
而女性脱口秀演员不过是把这些真实的故事摊开来讲,观众之所以觉得“惨”,并不是演员故意渲染苦难,而是生活本身就藏着这些不易。事实上,这些不易已经被美化了,只是喜剧的外壳没能掩盖住那些沉重的核心。
脱口秀不应该为了娱乐而回避真实,正如生活本身从不会为了让人轻松而删减那些沉重的片段。她们讲的故事不是在贩卖苦难,而是通过幽默为这些沉默的痛苦找到一个出口,让更多人意识到:原来不是只有我在经历这些,原来这些事值得被看见,值得被讨论。
PS:这两档综艺真的挺不错,大家可以去看看,图片来源于节目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