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先生的离世,引发了近期频繁的新闻报道,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个年龄段的相声大师中,他可以算是活得相对长久的一个,这也是标志着那一代相声演员的集体谢幕。虽然在他生前,社会对他的评价各有褒贬,但人已去世,翻旧账的必要性便不复存在。我只想表达个人观点,大家听听就好,不一定完全正确。
前阵子,我常常看到杨少华老师和他的儿子们的各种视频,频率之高令人咋舌。我曾想,这些儿子们不是单纯在记录生活,而是利用老父亲的名气来博取流量,什么“干儿子”等角色也在其中。在老爷子去世当天的上午,他还在某个饭店剪彩,这难道不是开玩笑吗?让94岁高龄的老人,在烈日下受罪,这些儿子们的心里就不难受吗?
有人说他是在安享晚年,而我认为这并不绝对。人到这个岁数,吃饭、上厕所都需要人照顾。如果有人求你帮忙,你能拒绝吗?杨少华本人到底多少次出镜是乐意的,我无从知晓,但他肯定也有过不乐意的时候。大家口中所谓的安享晚年,难道就是晒晒太阳、逗逗鸟、泡杯茶、坐摇椅看电视吗?我觉得这才算是。
否则,90多岁的人拿钱又有什么用?他配合拍视频,不就是为了儿子们吗?有件事让我更加困惑:在葬礼上,竟然请来了杂技团的人。喉咙顶长矛、大哥手里挥舞着钱打赏演员,围绕着一群人,全然看不到伤悼之情,反而被杂技表演吸引了。对此,究竟该如何看待更为妥当?
我们普通人家里有亲人去世,会请人来哭丧,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我从未听说过有杂技表演的情况。把葬礼变成杂技团的现场,实在是对逝者的不尊重。老人静躺其中,外面却喧哗打闹,甚至还在打赏,这到底算什么?我只想问,如果杨少华的几个儿子反对杂技团出现在葬礼上,谁敢大吵大闹呢?
换句说,如果不是儿子们的默许,又怎会如此?老爷子晚年基本上都是在为儿子铺路,舞台上说相声带着他们,电视上也有他们的身影,直到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还要陪伴儿子们一起表演。到底是老爷子心甘情愿,还是被迫无奈,现如今也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杨少华先生最后一点余温,让儿子们全盘利用,这样的行为不过是为葬礼增添了新闻报道,使得更多人围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