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版本众多,但真正深入人心、被大多数观众认可的,依然是1983年版。不可否认,这部1983年的电视剧堪称一部史诗级巨作,奠定了其在中国乃至华语影视史上的重要地位。此后的许多改编版本,相较之下多显得黯然失色,难免被视作“狗尾续貂”。
据粗略统计,《西游记》的拍摄历时整整六年完成。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拍摄当时条件极其艰苦,预算有限,设备简陋,制作环境远不如今日技术发达。在这样的局限下,导演杨洁以及全体演员和摄制组人员能够创作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实属奇迹。
这部剧之所以成为经典,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丰富的人物设定。据传,这部剧中出现了多达五百个有名有姓的角色。除了唐僧师徒四人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白骨精和女儿国国王这两个角色。
这两个人物极具对比性:女儿国国王风姿绰约,国色天香,堪称倾国倾城;而白骨精则阴险狡诈,是彻头彻尾的大反派。
先来介绍白骨精这个角色:她原本是白虎岭上一具吸收了天地精华的白骨女尸,经过漫长的修炼后化为人形,因此被称为“白骨夫人”或“尸魔”。这一设定本身就充满了阴森恐怖的色彩。
在剧中,白骨精三次变换形象:第一次是眉清目秀、唇红齿白,手持斋饭和青罐绿瓶的少女模样;第二次是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的老妇形象;第三次则是白发长须、手持龙头拐杖的老翁形象。这样丰富多变的造型设计在80年代的影视剧中极为罕见,也不易被当时观众接受。
事实上,饰演白骨精的杨春霞在拍摄前已是家喻户晓的演员,因其此前出演《杨门女将》《杜鹃山》等作品,塑造了许多正面形象。正因如此,杨春霞对白骨精这个反派角色起初非常排斥,极力推脱。
但导演杨洁慧眼识才,坚决选定了杨春霞饰演白骨精,并通过各种劝说最终让她答应出演。杨春霞当时提出一个条件:希望能同时饰演女儿国国王一角。杨洁当时口头答应了她的请求,但后续却未兑现。
于是,女儿国国王的角色最终由朱琳出演。朱琳当时能够接下这一角色实属幸运。她同样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且出身京剧世家,从小接受严格的戏曲训练,特别是在眼神、身段和情感表达上造诣深厚。
剧中,朱琳饰演的女儿国国王以惊艳绝伦的造型和生动的表演令人难忘,尤其是她的经典台词“御弟哥哥”以及寝宫戏份,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她凭借这一角色,被誉为国内第一美人儿。
可以说,女儿国国王这一角色几乎是为朱琳量身打造的,而朱琳也通过这一角色达到了事业的巅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相比之下,杨春霞在完成白骨精的拍摄后,却迟迟未得到杨洁的召唤,得知女儿国国王角色另有人选后,心中难免失落。从此,两人关系渐行渐远,几乎断绝了联系。
坊间曾有传闻称杨春霞至今未曾原谅杨洁,二人关系陷入死结。然而,事实略有不同。表面上两人确实出现过矛盾,但并未到彻底决裂的地步。杨洁也承认自己有过失误,曾向杨春霞表达过歉意,双方关系有所缓和。
在接受采访时,杨洁坦言,当时为了说服杨春霞出演白骨精,确实采取了一些策略,但并无欺骗之意,而是希望她能接受这个充满挑战性的角色。她也承认沟通中存在不足,导致误会和矛盾。
在《西游记》剧组成立30周年的聚会上,杨洁和杨春霞都出席了活动,二人进行了亲切的交流,显示双方仍保有一定的感情基础。
尽管如此,白骨精一角深入人心,四十多年过去,杨春霞走到哪里,仍会被称为“白骨精奶奶”,她对此称呼虽无奈,却也难以释怀内心的复杂情感。
客观来看,杨洁导演在处理演员分配上确实存在争议,但为了打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某些权衡和取舍难以避免。
毫无疑问,正是因为有了杨洁、杨春霞等老一辈艺术家的默默奉献和无私付出,我们才得以欣赏到这部经典永恒的《西游记》。无论他们之间的私怨如何,这些都无法掩盖作品本身的伟大价值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