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真热!
姜文带着他的最新电影《你行,你上》杀入2025年暑期档,又给这个炎热的夏天增加了几分热度。
可是,观众点评好坏参半,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到7月20日,票房才接近6000万,排片率仅为8%,远低于《长安的荔枝》26.1%。
猫眼平台预测总票房为2.79亿,院线经理则预估为2.8亿。豆瓣评分也仅仅6.7分,与《一步之遥》持平。
这个时候,有人翻出当年曹可凡在“可凡时间”采访谢晋导演的一段视频。
曹可凡问谢晋对姜文的电影怎么看时,没成想谢晋导演大声说:看过他的电影,可以说没有一部拍得好,一塌糊涂啊,乱糟糟的!”
谢晋导演,他可是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标杆,电影巨匠。虽然他已不在了,可他说过的话不得不让我们有所思考。
时间倒流至80年代。谢晋执导《芙蓉镇》,镜头里的姜文窝囊憋屈,刘晓庆清纯可人,整整影响了一代人。
这部电影成为了时代经典,承载着整个民族的创伤记忆。谢晋擅长用流畅叙事手法展现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他的镜头如雕刻刀般精准。
姜文正是在谢晋的镜头里成长起来的演员。从《芙蓉镇》到《红高粱》,他的青春年华都陪着一群大咖级电影导演的作品,成为了一代中国电影的偶像。
当姜文自己拿起导演话筒,风格却与恩师截然不同。
谢晋的电影如长江大河奔流不息;姜文的电影则像山间野马纵横驰骋。叙事结构被他打碎重组,时空空间在银幕上扭曲变形。
谢晋看不惯了。他对姜文痛心疾首,大声呐喊:“乱糟糟的哪像电影!”尤其是对姜文叙事结构的混乱,谢晋则表达出强烈不满。
影坛泰斗的严厉批评,像一记重拳打在年轻导演姜文的脸上。
姜文的电影从来不怕争议。《太阳照常升起》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有人直呼“看不懂”,有人奉为神作。片中四个段落交错缠绕,梦与现实的边界被他彻底打破了。
到了《让子弹飞》,姜文像煮了一锅东北乱炖,在热气腾腾的热锅里揉进了各种风格。
有张艺谋式的大红大绿色彩,谢晋式的起伏叙事,欧美特立独行的表演风格范儿,全被他扔进锅里乱炖。观众看得酣畅淋漓,票房一路飘红。
全程无冷场,一环扣一环的冲突背后是全程不消停的乱象纷乱。子弹横飞的间隙,有的观众看出劫富济贫的侠义,而有的观众看到改旗易帜的革命隐喻。浮夸的表演裹挟着荒诞的剧情,成就了姜文标志性的魔幻现实主义。
可姜文却在采访中说:“只能说你没懂,不能说你没看见”。
这句话后来成了影迷解读姜文电影的万能钥匙。
2025年7月,姜文携新作《你行!你上!》回归银幕。与以往作品中常见的枪炮交锋、权谋博弈不同,这次他将镜头对准钢琴与东北老坛酸菜般浓烈的父爱。
影片聚焦钢琴家郎朗的父亲郎国任,讲述他为儿子赌上全部人生的疯狂育儿历程,辞去公职、闯荡北京、征战美国,每一步都透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姜文塑造的郎爸形象极具颠覆性,既带着近乎偏执的癫狂,又暗藏让人忍俊不禁的喜感。
该片在豆瓣平台开分6.7,这一成绩恰好与他导演生涯中评分最低的《一步之遥》持平,再度引发观众对他创作风格的讨论。
他承包整栋楼的厕所,只为平息邻居的投诉,他搓韭菜盒子只为收买异国邻居。
内行的观众却嚼出了电影里更深的隐喻。
郎朗在日本仙台比赛时,多国国旗降下,只有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美国遭遇傲慢指挥家的刁难,空翻入场技惊四座。这些场景被解读为中国崛起之路的隐喻,姜文这是把家国情怀塞进郎朗的钢琴键里了。
网友在看过《你行,你上》后,评价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
有的观众说,这部电影表现民族主义的场景过犹不及,而反思略显不足。有观众却觉得郎国任这个人物塑造显得突兀,有些尴尬。也有人大赞电影依然很姜文,全程火力全开,不热闹就不是姜文了。搜狐娱乐的影评人却说这部电影,爹味虽呛人,但却是真香!
姜文太想表现了,毕竟和上一部电影相隔了7年,他有太多的沉淀要表达出来,他甚至有点不顾电影语言和观众的感受,用黑色幽默将“父爱如山”表现得具体、细致而热烈。
姜文把这场教育豪赌美化成了天才成功的励志传奇,可是,他却忘了,天才是极为稀缺,极为罕见的。大多数平民老百姓家里极少出现这样的天才,也难以承受这样的教育豪赌,如果豪赌失败将会是什么结果呢?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回到当年那场争议。谢晋的批评是否中肯?从《让子弹飞》到《邪不压正》,姜文的叙事始终带着“散乱”的标签。
姜文自己倒很坦然。他公开表示只欣赏三个导演:谢飞、谢晋、姜文。
对捧臭脚的文青影评人,他更不予置评,也不理睬?甚至用毒舌口吻称他们是一群摆设文人,就像太监上青楼。
谢晋倘若活到今天,或许仍会皱眉摇头。但姜文用新片证明,他既能延续《让子弹飞》站着赚钱的硬气,又敢把民族情绪点燃成钢琴坠楼时万人合唱《保卫黄河》的烈焰场景。
谢晋导演的批评言犹在耳。可姜文却一意孤行,用新片给出了最姜文式的回应,那就是把“乱糟糟”的叙事进行到底,让民族情绪在魔幻现实中炸裂。
也许艺术没有标准答案。能刺痛时代神经的,都是好作品!
您更喜欢谢晋的电影还是姜文的电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