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热闹非凡。多少人在此喧哗,多少人陷入其中。却见得一部姜文的《你行!你上!》横空出世,瞬间激起了千层浪。七年之后,他再度回到这个熟悉的世界,挑战的永远是自我的极限。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姜文的名字总是能激起一番波澜,一种“没有争议,便等于没有拍”的风格,成了他作品的独特印记。而今,《你行!你上!》又如何呢?不消说,这部影片自带着姜文特有的锋利刀刃,在讨论声中迎来了自己的命运。
与此同时,《罗小黑战记2》也如巨浪中奋力游泳的鲨鱼,高调亮相。记得第一部初上映时,谁曾想过,一部国漫竟能凭借超凡的表现,轻松吸引了五十余万观众的热捧,豆瓣评分更是稳稳地占据8分。如今,《罗小黑战记2》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也算不出什么意外。只是在这片逐渐热闹的市场中,竞逐的却已是越来越复杂了。
除了这两部影片,市场上还充斥着《长安的荔枝》、《F1:狂飙飞车》和《南京照相馆》等多种题材的影片,各有各的风采。虽说现象级的爆款影像依然未见,但对于一部分影迷而言,这些影片依然能够勉强填补期待的空缺。可惜的是,在这片同样繁华的景象背后,却隐约地显示出一股无法忽视的失落感——对比之下,能有多少人提起《聊斋:兰若寺》呢?
《聊斋:兰若寺》这部影片,无论从任何角度去审视,票房的表现和口碑都让人无语。上映至今,勉力挣扎,票房才刚刚突破一亿大关。而豆瓣上的评分,却如同厚重的阴霾,几乎跌到了及格线的边缘。两万多人的评分数量,看似不小,实则乏力;评论区更是充斥着各种一星差评,仿佛一片冷风吹进了观众的心里。“看得我坐立不安”,“一部烂片等于六部烂片”,“一言难尽”,这种吐槽的声音,真真切切地反映出大家的不满与失望。
原本,大家曾寄望于《聊斋》能带来一种令人惊艳的视觉盛宴。毕竟,这可是《长安三万里》幕后班底的一部分,《长安三万里》那种深邃的历史气息,细腻的情感呈现,简直让人难以忘怀。可惜,当人们走进《聊斋》的影院时,却迎接到的是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首先便是影片的结构,整体分为六个故事。理论上,这种“单元剧”形式的设置本可以灵活多变,甚至有机会为每个故事增加丰富的层次和冲突。但现实却是,这种结构如同被切割过的拼图,缺乏必要的延展性和吸引力。
《井下故事》这个主线,横亘在整个影片的中心。它本应通过几位典型角色的错综交织,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但结果却如一团迷雾,难以理清头绪。从《崂山道士》到《莲花公主》,再到《聂小倩》与《画皮》,每一个故事都像是粗糙的模具,按部就班地做出来,却没有一丝灵动的气息。所謂“技术”,在某些时刻甚至显得生硬,逼迫观众与角色隔着一层厚重的玻璃,无法共情。
其中,《崂山道士》的毛毡风格,起初让我眼前一亮,别具一格。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那种刻意的原始手法便显得越来越无力。再回看整个故事的内容,竟不由得生出一种“这是课本上抄袭的文字”的感觉,毫无新意,索然无味。接着是《莲花故事》,它与《崂山道士》如出一辙,低龄化的讲述方式,令人不禁怀疑,这真的是为成年人所创作的作品吗?
《聂小倩》这一段同样让人失望。原本想给观众呈现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然而所拍出来的却是流水线式的简略版本,人物没有情感波动,剧情推进更是简直如翻书一般没有灵魂。至于《画皮》和《鲁公女》,虽稍显优于前几部分,但依然未能脱离低平的制作水准。这几部单元讲的是经典的爱情题材,然剧情却依旧浅尝辄止,没有挖掘出任何令人深思的情感。
这部影片能拿下破亿票房,不得不承认,《长安三万里》的名号对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是,这种“搭车”式的营销策略究竟能否为影片带来长久的生命力呢?导演谢君伟和邹靖虽分别执导了《莲花公主》和《聂小倩》,但影片整体的差距,依然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编剧的差异,明显影响了整部电影的呈现效果。
《长安三万里》的编剧——红泥小火炉,深厚的历史功底与人物刻画,让这部影片走得格外稳重,极具打动人心的力量。而《聊斋》则在深度与细腻度上,完全不能同日而语。最可惜的是,这种浅尝辄止的改编方式,既未能吸引到儿童,也未能真正打动成年人,最终只能在低幼化的评价中沉沦。
暑期档的电影市场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阶段,动漫题材的竞争尤为激烈。《哪吒2》的成功,不仅打破了国产动画的天花板,也让观众的审美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单纯依赖出色的画面与视觉效果,显然已不足以满足日渐挑剔的观众。只有突破故事的束缚,创新表现形式,才可能赢得观众的真正认可。
《罗小黑战记2》目前依旧遥遥领先,《你行!你上!》的口碑表现似乎不甚理想,而《长安的荔枝》也开始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关注。或许,电影的真正魅力,不在于外在的包装,而在于能否触动观众心底的那一根弦。
然而,观影热潮的背后,仍藏着对质量的渴求与思考。无论是电影,还是生活,我们都应在不断的反思与追求中,去挖掘那一份真正的“精彩”。愿大家在这个夏日的电影潮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心动之作,享受每一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