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影视剧中,“鸡窝藏金条”这一情节屡见不鲜,谢鸿飞虽非首次出现这样的设定,但他能够在第一时间洗清自己的罪名,毫无疑问是为这一桥段开辟了新天地。
然而,面对一堆购买金条的票据,洪亮能否继续坚持信念,揭开真相?上一次证据如此确凿的人物,最终却选择了畏罪自杀——那就是乔振兴。
可最后结果呢?现场的水样遭到篡改,第一现场的痕迹被刻意破坏,连乔振兴的尸体也被人故意焚烧了。
洪亮能相信这一切吗?当然不可能!
也许直到家中柜式空调里被搜出大量现金时,谢鸿飞才终于明白,自己是怎么暴露的。
这一切,归功于洪亮给李人骏打的那通电话。实际上,这个电话,成为了《以法之名》自开播以来最具争议的情节之一——在“李人骏是幕后保护伞”这一设定下,洪亮向李人骏透露,指导组计划在追悼会结束后,对乔振兴的尸体进行二次尸检。
洪亮到底在想什么?他难道不知道自己此举有多危险吗?他清楚自己来东平的目的是什么吗?
事实远比表面上显现的更为复杂与耐人寻味。
在打电话之前,洪亮特意问了张怀恩,离追悼会开始还有多少时间。得到“还有三十二分钟”的答复后,他才将二次尸检的消息传达给李人骏。
那么,三十二分钟能做些什么?显然,这个问题远不简单。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就在追悼会还未结束时,竟传来了乔振兴尸体被误烧的消息。
不仅仅是洪亮,全场的人都为之震惊,唯独谢鸿飞毫无反应。难道这一切是巧合,还是说事情早有预谋?
显然,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洪亮愤怒地翻看李人骏的手机,果然在得知此事后,李人骏第一时间给谢鸿飞打了电话。然而,谢鸿飞却拒绝了洪亮查看电话记录的要求。
回到驻地之后,一直与洪亮关系不睦的郑雅萍,却出人意料地没有指责洪亮,反而与他一同前往东平宾馆,焦急地等待孙专委的进一步消息。
这表明,打电话给李人骏的举动,实际上得到了郑雅萍的默许与支持。毕竟,依常理来说,三十二分钟的时间,李人骏即便心生歹意,也不可能在短短半小时内对尸体做手脚。
尸体被焚烧,显然有人提前知晓了信息,并为此做了周密安排。秦锋和那位短发女同事曾前往雷广发常光顾的赌博场所进行侦查,这一事实也佐证了这一点。
雷广发的赌友们透露,案发当天早上,亲眼目睹雷广发被带走时,有人递给了他一个装满现金的信封。
这或许也是指导组迅速从李人骏安排的房间撤离,并在窗外严密观察情况的根本原因。
——他们一直处于24小时的监控之下!
关于水样的问题,关于半夜突访乔振兴家中的种种,都被人悄无声息地掌握。尽管郑雅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却未曾料到,东平那股势力竟然如此强大,敢在短短时间内提前将乔振兴的尸体火化。
这一举动,实际上也是对举报信内容真实性的有力证明。
李人骏的立场,让人不禁深思——乔振兴尸体的焚烧,直接说明了他的死有蹊跷,再加上水样问题的存在,基本可以断定尸检无需进行,真相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
在此背景下,万海和张文菁坚定承认自己是黑社会成员,甚至希望指导组尽早撤离,显然意味着东平确实存在一股能轻易颠倒黑白的黑恶势力。
仅凭李人骏一个人,难以拥有如此庞大的力量。
这场触目惊心的现实,足以让孙专委亲自赶到现场,传达“可以对嫌疑人采取措施”的消息。
直到此时,洪亮他们才知道,谢鸿飞曾给程子健打过电话。预告片中,洪亮从谢鸿飞家中的鸡窝里搜出十几根金条。当他以为证据确凿,可以将谢鸿飞定罪时,谢鸿飞却巧妙地拿出了自己购买金条的所有记录。
法律从未规定公职人员不能购买金条,不是吗?
但洪亮并未因此停下追查的脚步。不久后,他便从谢鸿飞家的柜式空调里,发现了大量现金。
陈胜龙曾让程子健去谢鸿飞和孙专委那里“走动走动”,这些现金,极有可能正是执行此命令后的结果。只不过,谢鸿飞尚未找出充分的理由,将这些现金巧妙地解释成“鸡窝中的黄金”,结果他才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最终,谢鸿飞作为幕后保护伞的身份,彻底揭开了真相。
乔振兴以坚守正义为名,尸体被人为焚烧,而谢鸿飞最终认罪伏法。这个代价,是否显得过于沉重?
然而,那通电话的真正意义,并非洪亮巧妙地试探李人骏,而是在郑雅萍的默许下,利用短短半小时的时间窗口,通报给李人骏,并观察他的反应。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这通电话,在他们决定进行二次尸检后,乔振兴的尸体也早已无可挽回地被火化。
因此,乔振兴的尸体被提前火化,绝不是某些网友猜测的“意外交换”,而是深思熟虑的精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