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ZL·B
央视一台火热播出的革命题材年代剧《浴血荣光》,自7月15日首播以来,收视率迅速突破1.4,稳居黄金档第二名。该剧以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纪念为契机,生动再现了1927年至1935年间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凭借紧凑的剧情和极高的历史还原度,引发观众广泛热议和好评。
故事从1927年武汉白色恐怖爆发拉开序幕,紧接着便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等一系列关键历史节点。剧情节奏紧凑,无冗长拖沓,只留下浓烈的革命热血和浴血奋战的震撼场景。仅前两集,就将观众深深带入那个硝烟弥漫、激情燃烧的年代,尤其南昌起义的首枪点燃了所有人的情绪,让人仿佛亲历那段历史。
与其他剧集将镜头重点放在主演身上不同,《浴血荣光》注重展现各阶层革命者的群像,让观众仿佛身处战火纷飞的现场,紧紧跟随剧情起伏,感受紧张与恐惧交织的氛围。这样的作品背后,是一支极具实力的幕后团队——八一电影制片厂全力护航,这家中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曾出品过《地道战》、《大决战》、《闪闪的红星》等经典革命题材作品,奠定了《浴血荣光》坚实的艺术基础。
导演陈力擅长大年代剧的营造,曾执导《少年毛泽东》《声震长空》《湘江北去》等作品,均取得显著反响。这次他带领剧组奔赴南昌、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力求从服饰、妆面到道具一丝不苟地还原历史细节,力图营造最真实的历史氛围,令观众沉浸其中,感同身受。
演员的选择同样精雕细琢。剧中不仅有侯勇饰演的贺龙,他那叼着烟斗、目光坚定的形象刻画出这个粗犷而内心细腻的革命家,特别是对叛徒处决的果断一幕,更是将角色气场发挥至极致。王志飞饰演的朱德,神情中流露出的坚定与大志无不体现出领导者的风范。保剑锋饰演的陈树湘虽然镜头不多,但他那眼神中的坚毅和为革命献身的决绝成为剧中令人难忘的瞬间。
然而,最令人惊喜的则是张一山的表现。刚刚结束现实题材《在人间》拍摄的他,在《浴血荣光》中化身为血气方刚的青年林彪,打破了观众对他“刘星”“余罪”形象的固有印象。枪林弹雨中的奋勇冲锋,展现了他不一样的演技层次和角色张力。
剧集虽仅播出六集,却摒弃了浮夸的表演,以细腻的情绪和精准的细节打动人心,将“革命即牺牲”的主题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正因为如此,剧集一经播出便赢得大量赞誉,但争议也随之而来,尤其集中在“毛泽东”这一角色的演员选择上。
回想过去,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几乎成为无可替代的经典符号。唐国强的身形、气质与伟人极为契合,他塑造的毛泽东庄严威严,令人敬仰。然而,《浴血荣光》选用了王仁君担纲毛泽东,给观众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王仁君的外形与唐国强相比并不完全贴近传统的伟人形象,但他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演绎展现了更多“真”和“情”。他眉目坚定,目光锋利,既展现了青年毛泽东的锐气,又不失领导者的沉稳。开篇那场激情澎湃的演讲,不仅点燃了剧中人物的热血,也强烈感染了屏幕前的观众。
这已不是王仁君首次出演毛泽东角色。在电影《古田军号》《1921》以及电视剧《中流击水》《问苍茫》中,他多次诠释这一历史人物,将1919年至1935年间毛泽东的成长轨迹生动拼接,形成了对这位伟人多层次的理解与展现。王仁君演绎的毛泽东既有青春的锐气,也融合了中年的沉稳厚重,体现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这与唐国强偏向中晚年威严的塑造形成鲜明对比。
两位演员各有千秋,唐国强的版本更显庄重与权威,而王仁君则赋予了毛泽东更多的情感与层次感。这一次,王仁君最大亮点是他对伟人“领导者”与“革命人”身份的平衡展现。白天,他是统揽全局的指挥官;夜晚,他化身温情的慰问者。这种无缝切换赢得了大量观众的赞许和认可。
《浴血荣光》之所以能够一经播出便取得巨大成功,不仅是剧组的用心与实力,也源于演员们对角色的深刻诠释。王仁君用他的表演证明了影视圈没有不可替代的角色,后来者同样能带来新鲜和感动。随着唐国强步入晚年,新一代演员的崛起既是时代的必然,也是观众的福音。
你对王仁君饰演的毛主席怎么看?是否已经追看了这部热播剧《浴血荣光》?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感受。
---
参考资料:
福建日报——重磅!《浴血荣光》7月15日登陆CCTV-1黄金档首播
华声在线——专访王仁君:五次饰演毛泽东,《问苍茫》中再拾人生拼图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