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情派
2025年暑期档,影视圈竞争可谓是如火如荼,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随着各大新作接连上映,许多演员也凭借出色的作品和表现赚足了眼球,迅速积累了人气。例如,董晴就凭借《以法之名》成功“出圈”,一夜之间圈粉无数。
然而,并非所有演员都能享受到如此高光时刻,像张译和雷佳音这样的演员,就因为某些角色的表现,遭遇了观众的一片指责。张译在法治剧《以法之名》中出演男主角洪亮,而雷佳音则分别在《酱园弄·悬案》和《长安的荔枝》两部作品中担任主演,分别扮演固执己见的薛至武和有些憋屈的李善德。
随着这些剧集的上线,观众的反馈也迅速涌现,尤其是在演员的表现上,许多观众毫不留情地提出了批评。一方面是张译被吐槽演技过于“单一”,另一方面则是雷佳音遭遇了“过度曝光”的质疑,甚至有观众直呼“雷佳音哪哪都有他”。
张译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他似乎“演啥都一个样”的问题上。在《以法之名》中,他饰演的检察官洪亮,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懦弱且有些窝里横,带有明显的“扮猪吃老虎”气质,这一角色虽然符合剧情需求,但却并未给人带来新鲜感。尤其是近年来,张译接连出演了多个公检法角色,不论是在《狂飙》中的安欣,还是《他是谁》中的卫国平,再到如今的洪亮,他的“皱眉低头压嗓”式表演已经成为了一种“标配”,甚至被网友戏称为“三件套式演技”,因此引起了不少观众的不满。
有心的观众会发现,不仅仅是在《以法之名》里,张译在《第二十条》、《满江红》这些作品中的表现,也呈现出类似的表情和动作,正面角色和反派角色之间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难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事实上,张译近年来的角色同质化趋势日益明显,除上述作品外,他还出演了《三大队》、《重生》、《重生之门》以及《九部的检察官》等剧集,虽然每个角色的具体设定有所不同,但在表演上却未能有显著的突破,因此观众难以从中找到新的看点。
于是,有观众提出希望张译能摆脱“体制内专业户”的形象,尝试挑战更多元化的角色类型,像喜剧或市井小人物等,而不是一味沉浸在警察、检察官等单一角色中。尽管张译的演艺成绩不小,但很多网友认为,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千篇一律”,尤其是每次出演的警察角色,基本没有任何变化,难以激发观众的追剧热情。
雷佳音的情况则类似。这些年,他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曝光率、知名度、人气度都持续上涨,收获了不少奖项和荣誉,成为炙手可热的男演员。各种影视资源纷纷找上门来,使得雷佳音在短时间内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频繁的“刷脸”有其利弊,这也让雷佳音最近主演的两部作品,虽然讨论度很高,却未能收获更多掌声,反而招致了不少批评。例如,他在《长安的荔枝》中饰演的李善德,被指过于油腻,而在《酱园弄·悬案》中演的薛至武角色则因性格问题,令观众反感。即便如此,不少观众对雷佳音的反感,并不仅仅源于这两部作品,而是因为他这些年来的“曝光过多”,几乎每一部大热剧都有他的身影。
例如在电影方面,雷佳音从《满江红》到《热辣滚烫》,再到《第二十条》,无一例外都获得了惊人的票房和话题度。而在电视剧方面,雷佳音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功勋》及《人世间》等也频繁出现在观众视野,尤其是在《人世间》中,他饰演的男主角周秉昆一度成为热议话题,不仅捧回了飞天奖、白玉兰奖、金鹰奖等多个奖项,还成为了众多导演力捧的对象。
然而,演员频繁出现在观众面前,长此以往,很容易引发审美疲劳。虽然短期内演员可以通过频繁曝光赚取金钱和话题,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过度的曝光很可能会让观众产生厌倦。尤其是当演员演绎的角色雷同时,观众的兴趣更容易下降,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导致他们对演员的新作品不再感兴趣。
观众对张译的反感,主要并不是质疑他的演技,而是角色之间的重复性,让人感到缺乏新意,也就难以激发观众继续追下去的兴趣。而雷佳音则因作品过多而被批评“哪里都有他”,部分观众直言:“我们要看的是角色,不是雷佳音的脸!”还有人认为,雷佳音并非演技不佳,而是因为他频繁出现,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尤其是他所饰演的角色也没有太大差别,观众自然觉得缺乏新鲜感。
说实话,要是张译和雷佳音能像胡歌那样,有一丝“清醒”的头脑,或许就不会被如此频繁地指责了。胡歌,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他凭借《伪装者》和《琅琊榜》这两部剧火得一塌糊涂,但之后他却并没有像其他演员那样频繁接戏,而是放慢了脚步,挑选剧本也更加谨慎。特别是在2023年,胡歌主演的《繁花》一经播出,就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好评,他饰演的男主阿宝再次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不仅让他重新焕发光彩,也收获了许多观众的认同。
说到底,演员不光要演得好,还得懂得“细水长流”的道理。演戏并不是一项短期工作,而是一生的事业。今天观众可能把你捧得很高,但明天就可能厌倦你。如果张译和雷佳音能学会放慢节奏,像胡歌那样精挑细选剧本,或许他们会给观众带来“一鸣惊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