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谈起HBO,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权力的游戏》。然而在《权游》风靡之前,HBO就已经凭借三部划时代的神剧,在美剧界巩固了其无可撼动的地位。这三部剧分别是《黑道家族》、《硅谷》和《监狱风云》。但时至今日,这些经典作品中的两部几乎已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只有《黑道家族》时不时地被人提起,成为某些影迷心中的永恒回忆。
《黑道家族》
这部剧于1999年开播,那个时候,它不仅令整个美国为之疯狂,也彻底改变了电视剧的叙事方式。《黑道家族》讲述的是新泽西的黑帮老大Tony Soprano,他面临着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并且深陷中年危机,同时还得忍受焦虑症的困扰,频繁去看心理医生。看似简单的设定,却在长达6季86集的剧集中,呈现出了无数令人心碎的情节。
Tony这个人物是如此复杂,以至于观众时常难以捉摸。在外,他是令人畏惧的黑帮头目,无人敢轻易挑战;但在家里,他不过是个怕老婆的中年男人,儿子叛逆,女儿恋爱,母亲常常刁难他。而最具冲击力的,莫过于他与心理医生之间的对话。例如,在某一集中,Tony说:“你知道吗,医生,我昨天梦到自己变成了一条鱼。”
“然后呢?”
“然后我把自己给吃了。”
这种荒诞、黑色幽默又带有深刻哲理的对话,在剧中比比皆是。它既展现了暴力美学,又充满了弗洛伊德式的存在主义思考。
每当剧集更新的周日晚9点,全美有超过1200万人会坐在电视机前,等待Tony的下一次人生折磨。然而,这部剧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当问到00后的一群同事时,几乎没有人听过《黑道家族》。他们的耳朵里,早已被《绝命毒师》的名字占据。
《硅谷》
《硅谷》开播于2014年,正好赶上了创业潮最为火爆的时期。剧中的一群技术宅,在硅谷的世界里尝试打拼创业,刻画了那些科技公司的浮躁与虚荣。主角Richard,是一位典型的技术天才,却在社交场合中显得格外笨拙。这个人开发了一种压缩算法,却在资本的洪流中被迫卷入各种职场斗争与商业阴谋。
最讽刺的场面之一便是,当他们的公司估值已经突破了10亿美元时,账面上的现金仅有6万块。投资人绘制着美好蓝图,而员工连工资都未必能按时发放。这种现象与现实中硅谷的某些企业如出一辙。剧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是,每次Richard需要做出重大决策时,他都会忍不住呕吐。不是夸张,而是真实到让人发笑:“我们要改变世界!”说完这句话,他转身就跑去厕所呕吐。
《硅谷》最具前瞻性的一点在于,它几乎预测了硅谷未来几年内的所有问题——数据泄露、算法歧视、资本垄断等。尽管剧集的最后一季结束于2019年,但剧中的一些事件依旧在2024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惜的是,这部剧在6季后便匆匆收尾。收视率从第一季的200万逐渐跌至最后一季的40万,随着《纸牌屋》的崛起,观众的关注度迅速转移。
《监狱风云》
《监狱风云》早在1997年便开播,比《越狱》足足早了8年。但它的影响力,却远未得到应有的认可。该剧的尺度之大,几乎让人瞠目结舌,第一集就有角色遭遇轮奸,血腥暴力的程度堪比一些限制级电影。主角Beecher,本是一个律师,因酒驾误杀小女孩而被送进监狱,经历了从西装革履的中产阶级到监狱底层的彻底转变。
监狱里有着各种帮派,意大利帮、黑人帮、拉丁帮、雅利安兄弟会,各自为政。Beecher刚入监狱时便被纳粹头子Schillinger盯上,面对这样极度危险的环境,他不仅要迎接血腥的斗争,还要面对人性的极限考验。“欢迎来到奥兹,律师先生。”这句台词背后隐含的暴力与威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最令人绝望的,是这部剧几乎没有主角光环。谁都可能在任何时候死于非命,你以为某个角色即将逆袭,结果下一集他就在浴室里被捅死。整部剧中,主要角色的死亡几乎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尽管剧集的收视率一直不错,HBO依然在2003年将其砍掉,理由竟然是“太黑暗,太压抑”。或许,现在的观众已不再喜欢这种充满绝望与暴力的真实写照,反而更倾向于那些充满快感的爽剧——主角一路开挂,反派智商下线,结局往往是大团圆。
如今,除了《黑道家族》偶尔还能被提起,其他两部经典几乎已经被遗忘。或许是因为观众的口味发生了变化,也或许是时代的更迭让这些作品逐渐失去了它们曾经的光彩。但无论如何,这三部剧曾经以它们极致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社会洞察,深深刻印在了美剧历史的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