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纷扰的华语乐坛之中,风起云涌,繁花似锦,却也暗潮涌动。若说音乐本是人心的诉说,是时代的回声,那么近些年流行的一些旋律,却如浑水摸鱼,令人为之扼腕叹息。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有人视之为欢愉的记忆,有人则将其看作伤害乐坛根基的痼疾。它们的出现,不啻于一把钝刀,割裂了创作的纯粹,拉低了大众的审美门槛。
“乐坛打假第一人”老杨,这位来自贵州的乐评人,常年坚守在华语音乐的边疆。他如灯塔般照亮那些浑浊的水面,支持原创,斥责抄袭,发声于某音平台,粉丝近二十五万。他自称是打假的第二人,可若寻觅那第一人,却似虚无缥缈,因而众人尊称他为第一人。老杨之言,如利剑出鞘,犀利而直白,他的话语引发了轩然大波。
他说,华语乐坛有三首歌,最令人诟病,或许温柔些说,是最具争议的歌曲。每一首歌的出现,都是对乐坛的一次重击,撼动了音乐的基石,也扭曲了大众的审美。首当其冲的是那首“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于二〇〇四年如狂风骤雨般席卷全国。那时,所有人都惊愕:如此粗糙的词曲,竟能走红至央视春晚的舞台,似乎打破了传统音乐制作的规矩。它的爆红,造就了后来无数类似粗制滥造的作品,如同瘟疫般蔓延,尽管没有明显抄袭的痕迹,但那粗陋的制作水准,却使人心生失望。
接着,他谈及第二首歌,“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照亮我一路前行”,那是两年前凭借世界杯的东风,无意中爆红的“早安轮回”。一曲被网友巧妙配入摩德里奇的赛场背景音乐,忽然火遍网络,登上跨年晚会和央视春晚。可细细品味,编曲、旋律与歌词不过是拼拼凑凑,东拉西扯,像是用碎布拼接而成的衣裳。它的流行,引来了更多音乐人效仿,似乎正当其时,也变成了可行的“捷径”。
最后一首,他反复提及,乃是今年大热的马健涛的“搀扶”。它不仅登上了天赐的声音和星光大道,甚至可能出现在今年的央视春晚。若说“老鼠爱大米”尚且纯粹,“早安轮回”还能算拼拼凑凑,而这第三首歌,则赤裸裸地搬用他人作品,稍作修饰便推向市场。老杨忧心忡忡,这种现象使得音乐人不再苦心原创,而是热衷模仿和抄袭,因为捷径既省力又赚钱。
网络上的评论蜂拥而至,褒贬不一。一方面,许多人指出流行音乐的核心在于传播与共鸣。旋律简单、歌词直白,正契合了大众的情绪需求和时代的传播环境。譬如“老鼠爱大米”在网络兴起的初期,打破了传统唱片工业的壁垒,让更多非专业的声音被听见。“早安轮回”借助世界杯的影响力,旋律易记,利于传播,这些都是流行的利器。大众的审美本就多元,不可一概而论。
另一方面,老杨所担忧的原创精神的流失,确实值得警醒。借鉴与抄袭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创作的正常现象,后者则是法律界限上的侵权。如果仅凭“听起来像”便妄加指责,那无疑混淆了审美差异与道德底线。原创的保护,不仅仅依靠批判那些表面上的现象,更需完善法律制度和市场机制的保障。
华语乐坛,需要的是平衡。既要经得起考验的艺术精品,也应允许让普通人轻松哼唱的流行之曲存在。关键在于守住那不侵权、有诚意的底线,给予原创以成长的土壤。老杨的“打假”之举,是对乐坛原创尊严的守护,这份执着值得尊敬,也让我们警醒:在复杂多变的音乐世界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愿所有热爱音乐的人,都能在纷繁中守护真诚,开拓未来的光明之路。音乐,如人生,虽曲折坎坷,但终究有朝一日会拨云见日,化作那温暖的阳光,照耀每一颗追梦的心灵。愿你我共勉,不负这片热土,不负那份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