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风潇潇
编辑|忆梦
目前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以法之名》无疑是今年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它凭借着优秀的剧情与口碑,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成为热度与评价双丰收的典范。然而,尽管该剧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色,仍然存在一些瑕疵,尤其是在选角上引发了不少争议。
其中,李光洁饰演的李人骏一角便是争议之一。这个检察长的角色应该是深思熟虑、城府深沉的,但李光洁的演绎似乎让这一形象有些“失真”,李人骏不仅缺乏应有的智慧与成熟,反而让人觉得有些呆板甚至幼稚,尤其是在面对万海案的种种异常时,表现得有些迟钝,令人忍俊不禁。
此外,赵煊所饰演的陈胜龙这一角色,尽管设计上有些疯癫的特质,但演员的表演却未能有效抓住角色的精髓。他在剧中的形象频繁出现在火锅桌前,似乎对食物有着不尽的热爱,然而,观众早已对这种单一的表现感到审美疲劳。更重要的是,陈胜龙的表演方式过于夸张,几乎到了滑稽的程度,使得人物的真实性大打折扣,整体观感显得颇为尴尬。
除了上述两位演员外,剧中另一位女干部的形象同样没有完全立住,扮演者的表演与形象也受到了不少批评。柳韵,这一角色本应具备成熟稳重的气质,却因演员毛俊杰的过度演绎,使得这个角色不仅失去应有的风范,反而显得有些“轻浮”。
作为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柳韵手握实权,掌管土地审批与项目规划等重要事务。丈夫李人骏是检察长,小姨兰景茗更是政法委书记,显然,柳韵在外界眼中拥有强大的背景和权力。然而,正因如此,她本应更加低调内敛,展现出应有的睿智与沉稳。但剧中,柳韵总是以一副精致妆容和华丽服饰亮相,仿佛每天都要去参加时尚大片拍摄,而非履行公职的女干部形象。她的打扮更像是一个商界女强人,而非政务官员。
而毛俊杰的表演,也未能塑造出这一角色的内涵。她过于夸张的表情与举止,甚至将柳韵的形象演绎成了一个爱沾小便宜、目光短浅的市侩人物。在与陈胜龙的对峙中,她的眼神闪烁不定,表情尴尬,完全无法呈现出一个掌握权力的领导者应有的从容与自信,反倒像是一个处于下位者的姿态,令人难以相信她的角色定位。
尤其是剧中的一场戏,柳韵在小姨的安排下,准备将洪家村的事务交给江远。在与陈胜龙的谈话中,本应展示出她的冷静与权谋,却被毛俊杰演绎得如同闹剧。她的表演浮夸,言语之间的情感波动过于强烈,甚至有些像是街头巷尾的大妈吵架,完全丧失了女干部应有的风范。
事实上,剧中的女性角色本就不多,除了兰书记与郑雅萍外,柳韵是唯一戏份较重的女干部。然而,毛俊杰未能将角色演绎到位,反而加深了观众对某些女干部形象的负面刻板印象。这也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选角与演员的表演对角色的呈现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塑造复杂人物时,演员的功力不可忽视。
女干部这一角色并非易事,哪怕是主旋律作品中的女领导角色,也常常因演员的诠释而失去真实感。例如,《县委大院》中的刘涛饰演的女领导形象,尽管她在外形上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其表演缺乏足够的自然感,显得过于生硬,未能展现出一个基层女领导应有的沉稳与亲民。而相比之下,吴越在《县委大院》中的艾鲜枝一角则显得更加真实,她以全素颜的形象亮相,朴素的打扮和温和的气质让人感受到一位扎根基层的女干部的真正面貌。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对群众的亲切态度,才是基层干部应具备的风范。
吴越在《扫黑风暴》中的表演也同样令人称道,她塑造的“笑面虎”贺芸,从一个理智且有原则的女副局长到最后反派身份曝光时的悔恼与痛苦,她的演绎层次分明,充满张力,观众既能恨她,也能理解她。吴越的表演几乎是教科书级的,既有深度,又不失情感的张力。
同样,《人民的名义》中的柯蓝饰演的陆亦可也是一位典型的优秀女干部形象。她挺拔的身姿与雷厉风行的气质,精准地还原了一个反腐斗士的形象,这种角色的成功并非仅仅依赖于外形,而更在于演员对角色精神的传递。
而蒋欣在《以法之名》中的郑雅萍,则通过细腻的演技展现了女干部内心的脆弱与坚韧,她在角色的塑造上更为沉稳,能够同时展现出专业与人性的一面。
可见,塑造一个有深度、有层次的女干部角色,需要演员具备更多的内在功力,而不仅仅是外形上的匹配。毛俊杰的演技与气质尚未达到这样的高度,因此让柳韵这一角色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以法之名》在剧本与人物设定上无疑是优秀的,但一些演员的表现确实拖了后腿,尤其是角色的细节处理上,仍有提升空间。这也是为何尽管剧集本身具备较高的质量,但仍无法与《人民的名义》这类经典之作相提并论。尽管如此,张译的演绎依旧是这几年反腐剧中的亮点,导演也通过精准的叙事节奏与细腻的情感展现,赋予了这部剧更多的可看性和深度。
随着剧情逐渐接近尾声,观众们期待着更加紧凑与精致的结局,希望每一位演员都能在最后的表现中弥补先前的不足,为这部剧作的成功画上完美的句号。相信这部剧很可能会成为暑期档的真正爆款,带来更多的思考与讨论。
那么,您认为在这部剧中,哪位演员的表现最为薄弱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