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中国电影《陈翔六点半之疯狂代号》。
片名Namesake,(二零二四)。
三个同名的男人因为误会而卷入一场荒唐的连环劫。投资人张伟穿着西装,却被当作军火商;戏曲演员张伟身无分文,却被误认为天使投资人;而一个倒卖军火的张伟则在黑暗中神秘行事,反而被当做相亲对象。与此同时,一位黑车司机原本想多赚点钱,却意外成了这场荒诞戏码的关键。
这不只是是一部喜剧,还是一面反映社会刻板印象的镜子。影片中的人物都在以貌取人。比如,女主角把穿格子衫的男士当作了骗子,绑匪则把玩具枪当作了真正的武器,女厂长误以为相亲是为了融资……电影的核心就是这些错位感,每个人根据学历、职业、衣着等外貌特征给别人贴上标签。
影片的画面里没有奢华的豪车爆破,也没有尖端的高科技武器。导演陈翔的团队采用了简朴的拍摄风格,反而造成了不错的效果。在这些寒酸的细节中,我们看到了小人物的智慧。绑匪为了贷款买枪竟然需要给予无犯罪记录,投资人被辣得几乎不能忍受,还应当拍裸照作为投名状,一位黑衣男子抱着吉他唱山歌,却被警察误当作相亲人选。每个笑点都生动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荒诞。
这不是普通齿轮,是命运的齿轮。修车师傅的一句台词也正好点出了电影的主题。绑匪抢了玩具枪,女老板误把投资人当作了小偷,戏曲演员为了筹钱接下了一则荒唐的广告……这三条看似不相关的主线,非常终因同名接错车而发生了连锁反应,在玩具厂里交织融合。整部电影充满了荒诞,没有英雄或智斗反转,只有小人物在错误的命运中艰难求生。
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在错位中挣扎。投资人原本想活得体面,却越活越荒唐;戏曲演员追求艺术,却为生活低头;黑车司机渴望平静的生活,却始终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乱。这些困境是普通人在生活中的夸张版,却也更具真实感。
导演和他的团队花了十年时间,成功将短视频内容转变为成熟的电影。这一过程本身也是一场错位逆袭。电影没有大投资和流量明星,创作团队的穷且益癫反而让作品展现了独特的生命力。
《疯狂代号》中,你可以看到短视频的元素:夸张的表情、方言梗等,但也能感受到导演的野心,尝试多线叙事、社会隐喻,还有本土化的黑色幽默。虽然这部电影并不完美,某些情节有些牵强,表演也略显生涩,但当片尾字幕开始滚动时,观众却会记住那三个张伟在故障车里大笑的画面。
在那些大制作的院线大片沉迷于宏大叙事时,这群草根电影人却用玩具枪和涮涮辣,在云南的山沟里创造出自己的生存之路。
荒诞的齿轮仍在转动,草根们在不懈的砥砺中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