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已经逐渐接近了剧情的高潮。这部剧凭借其紧张曲折的情节以及扫黑反腐这一引人入胜的主题,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成为近期荧屏上最热议的剧集之一。然而,剧中的三位角色却因为一系列“无脑”行为让观众感到既无语又揪心,许多人对他们的愚蠢举动大声抱怨,甚至直言不讳地批评他们过于愚笨。
这三个人分别是李砚心、柳韵和万潮。
首先是李砚心。
李砚心是李人骏的亲妹妹。从小丧失了双亲,李砚心几乎是在哥哥李人骏的抚养下长大的,可以说,李人骏对她的照顾超出了常规,扮演了“长兄如父”的角色。或许正因为李人骏过于宠爱她,李砚心才显得过于天真、单纯。更严重的是,她完全没有察觉到程子健的真实意图。程子健和她的关系根本不是真爱,而是为了利用李人骏及其家庭的关系。尽管李人骏渐渐识破了程子健的真面目,但由于妹妹深陷其中,他只好默不作声,担心她会因此受伤。作为一名记者,李砚心竟然对陈胜龙赠送豪宅给程子健的事情毫不怀疑,这完全暴露了她缺乏基本的职业敏感度和判断力。她的表现,让观众为她捏一把汗,担心她随时可能陷入更大的麻烦。
接下来是柳韵。
作为东平市开发区管委会的副主任,柳韵的职务看似重要,但她在工作中的表现却毫无亮点,既没有领导者的风范,也缺乏决策的能力。更令人吃惊的是,她的升职似乎并非凭借能力,而是因为她有一个高官小姨兰景茗。柳韵在家庭中也毫无头脑,既贪婪又愚蠢。当她看到李砚心住的豪华大房子后,眼中立刻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听到李砚心提到程子健可能为嫂子购买陈胜龙开发的房子时,她毫不拒绝,甚至打算自己也购买一套。这种既愚钝又贪婪的行为,让她在剧中的形象变得令人无法理解,显得尤为“无脑”。她的这种不理智的举动,实在令人无法忍受。
最后是万潮。
万潮,那个拥有标志性红发的年轻人,是万海的独生子,外号“小万总”。刚一登场,许多人便觉得他和《人民的名义》中的“黄毛”一样,冲动、鲁莽,让人讨厌。然而,随着剧情的展开,万潮的形象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观众开始对他产生了几分“敬佩”。毕竟,正是因为万潮坚持不懈,提供了关键性的举报材料,省检察院才成立了专案组,彻查了万海案、13年前的1.31案以及陈胜龙和熊磊所制造的矿难案件。没有他的坚持,这些案件恐怕永远也得不到应有的公正。
尽管万潮面临巨大的风险,当父亲万海千叮咛万嘱让他尽早脱身,保全性命,而叔叔万宏则劝他将矿业卖给陈胜龙以保全自己,但万潮依然选择留下来,坚持与黑恶势力对抗。这种勇气和决心,虽然看似鲁莽,但其实值得钦佩。身处险境,他没有选择逃避或妥协,而是迎难而上,展现了他不怕死、不惧黑暗的精神。
更为关键的是,当他获得了重要证据后,万潮并没有自己孤军作战,而是找到了张文菁帮助,并将证据转交给郑雅萍。这一举动证明,万潮并非完全没有脑子,而是具有一定的智慧和策略。若能经过时间的锻炼,他有望成为父亲万海的得力接班人。与此相对比,万潮的叔叔万宏则显得胆小而懦弱,甚至在一次电话中无意中泄露了万潮的行踪,最终导致父子俩双双被陈胜龙的手下抓捕。
如今,观众们的讨论纷纷围绕着万潮展开,许多人都在担心:“万潮千万不能死!”“潮儿,你一定要平安!”大家都在期待,万潮能否熬过这一劫,能够等到专案组的救援,并亲眼见证黑恶势力与其保护伞的覆灭,见证父亲万海的归来,团聚的那一刻。
每个角色的抉择都深刻影响着整个故事的发展,尤其是万潮的坚持与勇气,无论如何,已经深深印刻在观众的心中。希望他能迎来属于他的胜利,战胜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