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青,原名曹淑兰,1938年诞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她的父亲是一名消防员,母亲则在家操持家务,虽然生活过得拮据,但一家人和睦相处。然而,5岁那年,母亲因病离世,家中只剩她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工作繁忙,经常带她到消防队,她这个年幼的女孩便在队伍里唱歌跳舞,为消防员们排忧解闷。她常唱《白毛女》中的片段,声音清亮悦耳,动作轻盈灵动,深受大家喜爱。幼小的柏青由此萌发了对表演艺术的热爱,这颗种子悄然埋藏在她心底。
1949年,年仅12岁的柏青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一天,她的父亲在路上偶遇沈阳炮兵某师政治宣传队招募人才,觉得女儿有表演天赋,便鼓励她去尝试。柏青穿着简朴的布衣,清唱一曲故乡小调,并跳了一段自创舞蹈,最终顺利被录取,成为宣传队中最年轻的一员。军营生活异常艰苦,每天黎明即起操练,白天学习表演技巧,夜晚背诵台词。她最常扮演的是歌剧《刘胡兰》中的“二兰子”角色,唱腔悲壮有力,情感真挚,深深打动了战士们的心。这段经历让她对舞台艺术产生了更为深厚的感情。
1951年,部队向南方转移,13岁的柏青因年纪太小被送回长春。她没有放弃对表演的追求,顺利考入长春市评剧团,开始系统学习评剧艺术。那时,她十分刻苦,每天最早来到排练场,反复练习唱腔与身段,即使嗓子嘶哑,也咽口凉水坚持继续。数年之后,她已成为剧团的骨干演员。然而,1954年一场严重的胃病使她难以承受高强度的演出,不得不暂时离开舞台。师傅看出她的潜力,便将她推荐到吉林前郭县评剧团。在那里,她重新站回舞台,塑造了多个经典角色,赢得了当地观众的热烈喜爱。
柏青在前郭县评剧团扎根成长,同时也收获了爱情。她与剧团的司鼓曹选智因戏结缘,1959年喜结连理,后来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白天她忙于演出,晚上回家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生活虽忙碌却充满幸福。她的表演细腻真挚,无论是悲情角色还是活泼旦角,都能打动人心。几十年间,她在评剧团出演了上百场戏,足迹遍及吉林乡村城镇,观众们都熟悉并喜爱她的名字。
1997年,60岁的柏青从评剧团光荣退休,本以为生活将进入安逸阶段,未料影视界找上门来。她在电影《喜莲》中饰演一位老太太,表演极为传神,荣获第三届华表奖最佳女配角奖。这一殊荣标志着她正式步入影视圈,开启了人生的全新篇章。
退休后,她的影视邀约接连不断。2003年,她在电视剧《希望的田野》中饰演一位历经风霜的母亲,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2004年,她登上央视春晚,与巩汉林搭档表演小品《都市外乡人》,她那句质朴却温暖的“孩子,回家吧”成为全国观众心中的经典,令她赢得“国民奶奶”的美誉。
2005年,柏青在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之养老树》中出演三奶奶一角,角色复杂多面,既倔强又柔情。凭借精湛演技,她荣获第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女演员奖和第五届数字电影百合奖优秀女演员奖。著名演员范明曾评价她演母亲极为真实,看她演戏仿佛见到了自己的亲妈。此后,她又出演了《家事如天》《阳光路上》《楚留香新传》《永远的田野》等剧,几乎全部是慈祥的老太太或坚韧的母亲形象。
柏青对待表演一丝不苟,拍戏前认真研读剧本,连走路的姿态也反复琢磨。2013年,她在《邻居也疯狂》中扮演刘奶奶,2014年又在《美丽的契约》和《爱情最美丽》中饰演母亲角色,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弦。
遗憾的是,2014年初,她被诊断出患有肝脑病晚期。4月14日,柏青在长春一家医院安详辞世,享年76岁。次日,吉林松原市前郭县殡仪馆举办了庄重的告别仪式,吸引了上千人前来送别,粉丝、演员、导演以及远道而来的观众无不为她的离去感到惋惜。
柏青去世一年后,家庭遭遇更大打击。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突发特大爆炸事故。她的孙子刘程,当时23岁,身为消防员,接警后迅速奔赴火场营救。爆炸突发时,刘程不幸牺牲。刘程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全国,他年纪轻轻,却舍身救人,成为无数人的英雄。此次爆炸造成165人死亡,其中75名是消防员,刘程的名字被铭刻于纪念碑上,消防队每年为他与牺牲的战友举行悼念仪式。
刘程的无畏精神激发了社会对消防职业的关注。他们平日默默无闻,却在关键时刻奋不顾身。许多年轻人被刘程的故事感动,纷纷报名成为消防员,继承他的精神。消防部门也加强了培训,力求减少悲剧发生。
柏青虽已离世,但她留下的影视作品依然鲜活。她饰演的那些慈祥老太太、坚韧母亲形象深入人心,每次重播都勾起观众的温馨回忆。网络上有观众留言:“看到柏青,就像看到自己亲爱的奶奶。”她所获得的各类奖项固然耀眼,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用真情感动了无数观众。
刘程的牺牲同样意义深远,不仅令家人自豪,更激励社会前行。他的母亲曾说,儿子用生命完成了使命。正是刘程和无数消防员的默默付出,守护了人们的平安生活。
柏青与刘程,一个用艺术温暖人心,一个用生命守护大众。他们的故事紧密相连,犹如两代人的精神传承。柏青在舞台与银幕上奋斗终生,刘程在火场奋勇拼搏,他们都活出了生命的光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