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每天在床上翻来覆去,一分钟要翻动几十次,连拿水杯的力气都没有了。”
每当傅俊豪回忆起父亲傅达仁生前的模样,他的眼泪便会不由自主地滑落。
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体育主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为何他会选择去瑞士实施安乐死?
2018年6月7日,傅达仁在瑞士尊严组织的帮助下,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成为了亚洲首位前往瑞士执行安乐死的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两个妻子、儿子以及身边的重要亲人都陪伴在他的床前。
在亲人们的见证下,傅达仁最终以一种安详、尊严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傅达仁曾是台湾知名的体育节目主持人,深受观众喜爱。在他执行安乐死的前一天,傅达仁特意录制了一段简短的告别视频,向大家告别。他那充满情感的言辞,既让人感动,也让人心疼。
虽然外界对傅达仁的离世感到无比惋惜,但对于傅达仁来说,死亡意味着解脱,意味着他终于可以摆脱每天无尽的痛苦。
傅达仁的离世对家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半年的时间过去,儿子傅俊豪才公开了父亲在安乐死前的最后一刻。每次回忆起父亲生前的种种,傅俊豪依然会忍不住流泪。
傅达仁一生辉煌,不仅上过央视春晚,还以一段《山东大实话》逗乐了数十亿观众。他的事业如日中天,情感生活亦颇为复杂,和妻子郑贻、红颜知己陈秋萍的三角关系曾是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
在人们眼里,傅达仁的人生可谓是一出无可挑剔的戏剧,尤其是在他六十岁高龄时,意外迎来了自己的孩子,这更让他成为了“人生赢家”的象征。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波折。2016年,傅达仁被确诊为胰腺癌,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将他从幸福的云端拉入了深不见底的地狱。医生告知他,这是“癌中之王”,生存希望微乎其微,几乎等同于宣判死刑。
癌症带来的剧烈痛苦,迅速摧毁了傅达仁的身体,曾经壮硕的他,不到两年时间便被病痛折磨得只剩下皮包骨。傅俊豪目睹父亲的变故,心中满是无力和痛苦。曾经在球场上如龙行虎步的父亲,现在连坐稳都成了难题。
病痛的折磨,令人无法忍受。傅俊豪说,父亲曾服用过从一颗到五颗的止痛药,最终转用吗啡,但依然无法减轻痛苦。父亲的脸上时常写满痛苦,只要稍微动一动,脸上就会呈现出撕裂般的痛楚。
最令傅俊豪崩溃的一次,是父亲对吗啡贴片过敏。他亲眼目睹,父亲在病床上像被电击一样抽搐,翻白眼,整整一夜没有得到丝毫的安宁。
医生向他们摊牌,给出了两条路:一是高风险的手术与化疗,即便成功,存活率也只有五成;另一条是保守治疗,用止痛药拖延三到六个月。
傅达仁躺在病床上,静静地望着天花板,悠悠地问道:“我现在这样,跟个活死人有什么区别?”
他渴望以一种有尊严的方式离开,然而台湾并未立法允许安乐死。他四处奔走,努力争取,得到的回应却是冰冷的一句:“台湾没有相关法律。”
绝望之中,他将目光投向瑞士,决定前往那里“购买”自己的死亡。瑞士的安乐死服务不仅需要支付三百万台币的费用,还包括机票与住宿,这对于任何家庭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
尽管如此,傅俊豪最初还是坚决反对,认为父亲的选择等同于自杀。他竭尽全力拖延,帮助父亲举办画展,出版书籍,希望奇迹出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傅俊豪逐渐意识到,有时候,成全也许是一种更深沉的爱,放手反而是最后的孝心。他终于意识到,或许此时最好的选择是尊重父亲的决定。
2018年,傅达仁拖着病体,拄着拐杖,出席了儿子的婚礼,并且作为证婚人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了却心头一桩心事后,他踏上了前往瑞士的旅程。
临行前,他特意戴上了自己1972年解说篮球决赛时佩戴的领带夹,仿佛一种仪式般,连接起他辉煌的过去与平静的终点。临别前,他录制了一段告别视频,语气轻松幽默地说自己去“度假”。
执行安乐死的那天恰逢父亲的忌日,他说:“我要去找爸爸了。”
在瑞士那间素雅的房间里,傅达仁换上了藏青色的西装,仔细整理着自己已经花白的发丝。工作人员递上了一小杯药液,傅达仁没有丝毫恐惧,反而带着一贯的幽默,打趣道:“能一口干吗?就像喝威士忌一样?”
他转向儿子,再次确认:“两口,行吗?”
傅俊豪眼中含泪,深深点头。
第一口药液,他皱了皱眉:“有点苦。”
每喝一口,傅达仁都会转头看向儿子,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感——不舍、歉意,但更多的是一种终于得到解脱的释然。
药液最终喝完,傅达仁靠在儿子的怀里,呼吸逐渐变得平稳,紧绷的身体慢慢放松下来。最后,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宁静的微笑,轻声道:“不痛了……”
傅达仁在瑞士安乐死前的最后影像,迅速传播,观看量突破十亿次。无数人通过屏幕感同身受,弹幕中纷纷写道:“如果是我,我也希望能这样走。”
当医学无能为力,当活着的痛苦超越了生命本身的意义,究竟一个人是否有权选择自己离开世界的方式与时间?
傅俊豪至今仍在为这个问题挣扎。他曾说:“如果能重来,我也许不会那么果断地让父亲离开。但看到他那样痛苦,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才是对的选择。”
傅达仁,1933年出生,父亲是抗日名将傅忠贵,母亲早逝后,他曾在宋庆龄创办的遗孤学校度过一段孤儿生活。
16岁那年,他在篮球场上找到了自己的梦想。通过刻苦训练,他从省队球员成长为篮球教练,带领队伍两次夺得台湾省大学生联赛冠军。
然而命运多舛,一场比赛中,他扭伤了腿,无法再继续运动。尽管在医院忍受了漫长的康复过程,医生最终还是告知他,恢复到职业运动员的状态几乎不可能,这意味着他只能早早挂靴,放弃自己的篮球梦。
不甘心的他决定另辟蹊径,成为体育赛事的解说员。凭借鲜活生动的语言,他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成为台湾电视台的知名解说员。
他还成为了首批解说NBA赛事的华语解说员,采访过纪政、杨传广等奥运传奇人物。
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傅达仁与宋世雄、韩乔生这两位大陆著名体育解说员共同主持节目。
1991年除夕,他亮相央视春晚,与赵忠祥、倪萍等主持人合作,演绎了小品《山东大实话》。
2005年,他再次来到大陆,作为央视中秋晚会的特别嘉宾出现。
从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