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还珠格格》里的姐妹情,估计多数人先想到的是紫薇和小燕子。这俩人,一个是规规矩矩的大家闺秀,一个是野里野气的丫头片子,出身、性子、学问差得老远,可缘分就是这么邪门,愣是把八竿子打不着的俩人绑在了一块儿,好到能为对方豁出命。
就连结婚,都特意选在同一天,这 “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嫁” 的讲究,估计让不少看惯了现代人情冷暖的人都羡慕得不行。
可谁能料到,结了婚之后,这对好姐妹的日子慢慢就走岔了。尤其是紫薇,后来小燕子跟着永琪去了云南大理,她居然跟以前和小燕子不对付的知画越走越近。
这事儿一出来,观众可炸开了锅:“紫薇这也太没良心了吧?”“果然还是跟知画这种人合得来,晴儿不待见她是对的!”
说到这儿,估计不少人都犯嘀咕:按说紫薇和晴儿才是一路人啊,俩人都知书达理、心思细腻,关系本该更铁才对。可偏偏,晴儿从一开始就对小燕子另眼相看,对紫薇却总是客客气气的,这到底是为啥呢?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叫纽科姆,1961 年研究过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结论是:人都爱跟脾气、想法差不多的人凑堆儿,图个聊得来、有个伴儿。
按这道理,晴儿和紫薇该更亲才对。可事实偏不是这样。有人说,是不是晴儿因为尔康?毕竟紫薇 “抢” 了晴儿可能的姻缘。但回头看剧情,晴儿早就跟紫薇、尔康说过:“她难道就不配拥有自己的‘尔康’吗?” 能说出这话的姑娘,格局可不小,哪会揪着儿女情长不放?
那到底为啥晴儿独宠小燕子,对紫薇却总是客客气气的?答案藏在这几个细节里 ——
第一,小燕子出场太 “带劲”,晴儿一下子就记牢了
晴儿正带着宫女往慈宁宫走,冷不丁被慌慌张张跑过来的小燕子撞了个满怀。紧接着,她就在太后跟前,亲眼瞅了出 “小燕子大闹皇宫” 的热闹戏。
你想啊,晴儿在深宫里长大,见惯了规规矩矩的皇子公主,啥时候见过这么 “活蹦乱跳” 的格格?小燕子那股子野劲儿,在晴儿眼里,绝对是 “稀罕物”。
人嘛,天生就对新鲜事儿好奇。你见过哪个皇亲国戚敢在皇帝皇后跟前随心所欲?小燕子就敢!她才不管什么规矩尊卑,把皇宫搅得鸡飞狗跳,换谁看了能不好奇?
更有意思的是,小燕子把侍卫耍得团团转的时候,镜头扫到晴儿 —— 她站在太后旁边,捂着嘴偷偷笑呢!这表情说明啥?她压根不觉得小燕子胡闹,反而觉得挺带劲,甚至有点佩服。
有人说,小燕子其实就是晴儿心里那个 “叛逆小魔鬼” 的化身。谁还没点不想守规矩的时候?只不过晴儿在宫里待久了,不敢乱来。可小燕子敢啊!她做的那些事,全是晴儿心里想做又不敢做的。碰上这么个替自己 “发疯” 的人,晴儿能不稀罕吗?
反观紫薇出场,就平淡多了。她就像后宫里那些规规矩矩的格格一样,小燕子在前面闯祸,她在旁边急得团团转,既帮不上忙,也不敢像小燕子那样豁出去。这种形象,晴儿在宫里见得多了,自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第二,有人说 “晴儿是小燕子的嫂嫂,偏心很正常”,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紫薇还是皇帝的亲闺女呢,皇上不也照样更疼小燕子?说白了,人和人走得近不近,关键还是看 “是不是一路人”。晴儿和小燕子能处得那么好,说到底是因为俩人心里想的东西差不多。
你看啊:
论身份归宿,晴儿和小燕子最后都主动丢了宫里的荣华富贵,乐意当老百姓;紫薇呢,自始至终都留在了那个锦衣玉食的圈子里。
论心里真正想要啥,晴儿凭她的身份和样貌,想找个王公贵族不难吧?可她偏要跟萧剑走,哪怕得罪从小疼她的太后也愿意。这说明啥?她跟小燕子一样,心里更稀罕自由,对金银珠宝、权力地位压根没那么上心。
尔康都说过,晴儿最烦后宫里那些勾心斗角的事儿。小燕子那股子莽撞又真诚的劲儿,在乱糟糟的宫里,对晴儿来说就像一股清流。
再看紫薇,她不是说多喜欢宫斗,但面对那些荣华富贵,她还是会妥协。当年她身份被小燕子顶替,觉得认爹没啥希望了,居然在没名没分的情况下就跟尔康在一起了。这里面有多少是真心,多少是想借着尔康攀个高枝?估计只有她自己清楚。
说到底,紫薇和小燕子、晴儿根本不是一路人。
就算当年缘分巧合凑到了一起,时间长了,也总会因为心里想要的不一样,慢慢走到不同的路上。这不是谁对谁错,也不是谁薄情寡义,而是骨子里的追求不一样,走的路自然就岔开了。
就像生活中,有些朋友一开始玩得特别好,可后来因为想要的生活不一样,一个想留在大城市闯,一个想回小地方安稳过日子,慢慢也就联系少了。这就跟地里的庄稼似的,有的喜阴,有的喜阳,勉强种在一块儿,谁都长不好。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追求不同,走着走着就远了,太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