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冯嘉怡凭借其精湛的演技再次吸引了众多目光。在备受关注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中,他饰演的岭南刺史何有光声势浩大,个性鲜明,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随后在《以法之名》中,冯嘉怡又以东平市公安局正局许言午一角惊艳亮相,演绎了一位威严而内敛的正义人物,充分展现了他在配角角色上的深厚功底。无论角色大小,他总能光彩夺目,牢牢抓住观众的心。
虽然被网友称为“叔圈男神”,但冯嘉怡既非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也非依靠颜值走红的流量明星。戏服加身,他是那个抢眼的配角;卸去妆容,他是一位经济宽裕的商人。他的走红,是命运与努力的完美结合:三分靠机遇,七分靠奋斗。
自37岁正式进入演艺圈以来,冯嘉怡虽然出演了众多剧集,但大多担任配角。尽管演技精湛,受限于戏份有限,他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电视剧《城中之城》上映,他塑造的苏见仁形象才真正让观众开始关注他。苏见仁是一个见风使舵却又带着真诚的复杂人物,冯嘉怡通过瞬息万变的表情转换,将角色的多面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场他即兴跳舞的表白戏,更成为剧中的经典,令观众印象深刻。
《城中之城》中,苏见仁在车祸去世时,许多观众甚至感动落泪。若说这一角色让人发现了冯嘉怡的潜力,那么《长安的荔枝》中的何有光则让人对他的喜爱更加深厚。何有光的出场便匪气十足:蓬乱的发丝,邋遢的短袖,嘴里啃着甘蔗,慵懒却又狡诈。与掌书赵辛民的对戏中,他既显粗线条,也极其敏锐,诠释了一个阴险狡诈的反派形象。即便如此,观众却被他的演技折服,纷纷表达“希望何刺史不要死”的愿望。冯嘉怡用一次次精彩表演,颠覆了观众对反派的偏见,让每个角色都生动鲜活。
冯嘉怡并非靠演艺事业一夜成名的典型艺人。1969年出生于北京的商人家庭,他从小热爱表演。14岁时,他坚持报考文工团,却被父母送往澳洲学习经商。在澳洲求学期间,他辅修表演,争取各种拍摄机会,但生活并不轻松。曾有一次元旦夜连续洗碗九小时,公交停运后徒步20公里回家,疲惫至极却坚定了他的梦想。凭借商业才能,他迅速积累财富。1997年28岁那年,他带着积蓄回国投资拍戏,却因作品未上映而未能进入圈内。此后,他一边创业,一边寻求演戏机会。十年间,他的公司规模达三四百人,37岁时,遇到了改变人生轨迹的导演滕华涛,并通过其推荐获得了在《双面胶》中饰演黑心医生谭一刀的机会。此后频繁出演热播剧,虽然流言不断,他始终专注提升演技。
为了塑造《长安十二时辰》中七八十岁的唐玄宗,五十多岁的冯嘉怡刻意打破健康作息,熬夜至凌晨制造疲惫感。为饰演《长安的荔枝》中狡黠粗鄙的何有光,他模仿地方方言,自购道具,钻研唐朝历史文献。这些精细的准备令他的表演愈加精彩,赢得了观众的关注。
在演艺界,一条普遍规则是演员往往会被限定在某类角色。冯嘉怡也不例外,早期多饰演阴险狡诈的反派角色,从《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李若秋,到《蜗居》的陈寺福,再到《裸婚时代》的黄有为以及其他作品中的各种复杂反派,冯嘉怡渐渐成为“配角专业户”。尽管如此,他的表演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长安的荔枝》之后,冯嘉怡的声名大噪,但他并未止步,而是在《以法之名》中成功突破形象限制,饰演正直威严的东平市公安局正局许言午。这个角色摒弃了以往的油滑与狡诈,展现出一位在明争暗斗中冷静沉着的正义使者。无论是因同事死讯震惊时的手微颤,还是面对压力时的沉默凝重,他的眼神和微表情都充满戏剧张力,使这一配角焕发出耀眼光芒。
迄今为止,冯嘉怡已参演五十多部作品,虽无主角身份,却乐此不疲。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角色无论大小,只要用心演绎,配角同样能绽放光彩。未来,更多性格迥异的角色等待他的挑战,而他,也必将有朝一日站上主角的位置。每一次演出,都是他的历练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