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满口“注定断子绝孙”,转头却成了晒娃狂魔。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这位“音乐教父”的感情路,比他的歌词还要拧巴。
罗大佑,1954年生在台北一个医学世家,从小被父亲安排好人生轨道:学医、当医生、接班。可他偏不,五岁开始学钢琴,小学抓和弦,高中写编曲,大学就谱曲给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他是家里最“不务正业”的一个,却成了华语乐坛最有话语权的声音。
正式出道是1976年,从电影插曲《闪亮的日子》起步,到1982年专辑《之乎者也》炸出天际,《鹿港小镇》《童年》《光阴的故事》一首接一首。那个戴眼镜的瘦子,一夜之间成了流行音乐的教父。
红得发紫之后,他的感情也不平静。第一个走进大众视线的女人,是张艾嘉。当时她已婚,两人却因音乐走得极近。
罗大佑为她写歌,张艾嘉为他演唱专辑《童年》,彼此成就了一段时代记忆。只是现实不比歌词温柔,这段关系终究没有开花结果。
张艾嘉离开后,罗大佑看破红尘般地宣布:“我不会结婚,我是丁克,我注定断子绝孙。”这话他不只说过一次,还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婚姻不适合他,孩子也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他说自己属于流浪者,不属于任何人的家庭。
但打脸来的,比音乐奖还快。
1994年,他遇见李烈。那时的李烈,是事业重启的“铁娘子”,但在罗大佑面前,她选择了退一步。这一退,就是12年。从相识、同居、照顾他父亲到走进婚姻,李烈陪他熬过了人生的低谷,也赌了一次幸福。
可惜的是,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一年零九个月。她说,“到最后,两人住在一个屋檐下,却几乎不再说话。”
离婚后,他又恢复了自由主义者的模样,对婚姻彻底失望。外界都以为他这回真的会独身到老。
结果2010年,罗大佑在巴厘岛又结了一次婚,对象是小他13岁的Elaine,圈外人,一个金融行业的普通女性。更大的反转是,2012年,58岁的罗大佑当了爸爸。
那个放话“丁克到底”的男人,居然在人生快到黄昏时决定生个娃。
女儿出生后,他整个变了。
他自己都笑着说:“我做爸爸这几年,比之前几十年笑得都多。”
女儿让他彻底放下了那个“不婚、不生”的壳子,连音乐也变得温柔。《地球母亲》《家III》都是他中年之后的产物,和年轻时愤世嫉俗的作品判若两人。
这一次,他不是在写社会,而是在写一个父亲的柔软和慌张。
外界曾讽刺他“打脸”,也有人说他“变了”。但他也不解释,只说一句:“人总会变,是因为遇到了值得改变的人。”
那些年,他最怕束缚,如今他最怕的是回家晚了,错过女儿睡前的一句话。
从音乐天才到情场浪子,从信誓旦旦的丁克主义者到晒娃成瘾的老父亲,罗大佑这辈子的情感史,像一首长歌,前奏叛逆,中段混响,最后竟然落成了温柔的尾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