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玉清,本名张彦亭,生于1955年7月17日,成长于台北的一个单亲家庭。母亲独自承担起养育责任,抚养他与兄姐,家境贫寒。尽管如此,少年时期的费玉清便展现了非凡的歌唱才华,16岁时,他便开始在台北的小酒馆驻唱。那时的他嗓音清澈、带着几分超乎年纪的深情,声音中透露着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爱情的向往。
1972年,费玉清参加了中国电视公司主办的“星对星”歌唱比赛,在比赛中凭借一曲《烟雨斜阳》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二阶段冠军,最终以总决赛第四名的成绩收获了初次的关注。次年,他签约了唱片公司,正式进入了歌坛的大门。
1977年,22岁的费玉清发布了自己的首张专辑《我心生爱苗》,其中的《一剪梅》成为华语乐坛的经典之作。那句“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深入人心,成了无数人心中的记忆。费玉清的嗓音柔和,情感丰富,他的歌曲唱尽了爱情的深情与遗憾,奠定了他在情歌领域的“王子”地位。
80年代,台湾乐坛星光熠熠,邓丽君、刘文正、凤飞飞等歌手风头无两,但费玉清却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他不追随潮流,专注于情歌的演绎,他的演出服始终是笔挺的西装,台风稳重、言语得体。他的坚持和专注让他在繁华的乐坛中独树一帜。
在1984年,他凭借《梦驼铃》一曲,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男歌星奖。1992年,凭借《相思比梦长》获得了金鼎奖最佳男演唱人奖,而1996年,他的专辑《晚安曲》更是夺得了金曲奖最佳演唱专辑奖。
2006年,费玉清与周杰伦共同演绎的《千里之外》横扫乐坛,这首歌将传统情歌与现代流行元素完美结合,让年轻一代也开始熟悉并喜爱上了他的歌声。他的音乐穿越了时代的藩篱,从黑白电视时代到智能手机的普及,费玉清的旋律伴随了几代人走过青春。
在日常生活中,费玉清对自律的要求近乎苛刻。他不吸烟、不饮酒,保持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每天清晨都会进行嗓音练习,饮食清淡且长年素食。他不热衷于奢侈品,使用的皮带竟然已有十多年,磨损到边角发毛,他也从不更换。
尽管财富已超过亿万,费玉清依旧住在台北一栋简朴的老宅里,家中陈设简单,木桌、旧书和一架钢琴是他生活的伴侣。他曾养过上千条热带鱼,鱼缸中的水草随波摇曳,喂食时,他总是静静地凝视着鱼儿的游动,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除了偶尔读书、听古典音乐或泡茶,他的生活节奏悠然自得,像是一首缓缓流淌的老歌,宁静且充满韵味。
费玉清的感情生活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但他对个人情感却始终保持着神秘。年轻时,在一次赴日本演出的过程中,他邂逅了一位出身名门的女子,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甚至一度谈及婚嫁。然而,女孩的家庭强烈反对这段关系,认为费玉清出身单亲家庭、又是一名“唱歌的艺人”,不配和女孩成婚。为了避免与家族矛盾激化,女孩的家人要求费玉清入赘日本,退出娱乐圈并改姓,永远不再回到台湾。最终,费玉清选择放手,之后再未公开恋情,也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他在一次访谈中曾提到,爱情对他而言,是一段年少时的悸动,错过了便不再强求,深情都融入了他的歌曲之中。
2018年,费玉清宣布将举办告别演唱会,这一消息震惊了乐坛。2019年9月,他在台北小巨蛋举办了最后一场演出,演唱完《一剪梅》后,他深深鞠躬,向观众道别,正式告别了自己的歌唱舞台。2025年初,完成了最后一项合约工作后,费玉清彻底退出了娱乐圈,没有再举行巡演,也没有宣布任何复出计划。他搬到台北郊区的一座小宅子,过起了隐居生活。院子里种满了兰花和茉莉,窗边放着钢琴,他每天为花浇水、读书、听音乐,过得宁静而充实。他没有社交媒体账号,也不接受任何采访,从此彻底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
陪伴费玉清度过日常生活的,是一位56岁的女性朋友,林小姐。她既不是恋人,也不是亲人,而是一位认识20多年的知己。两人因一次慈善音乐会结缘,林小姐是该活动的组织者,而费玉清则是演出嘉宾。多年来,他们的友谊始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偶尔相约喝茶,讨论古典音乐或诗词。林小姐会带着自己种的蔬菜来看他,桌上常常摆着简单的清炒竹笋和凉拌黄瓜,温馨而朴素。
林小姐有自己的生活,住在市区的公寓里,定期来看望费玉清,与他一起聆听一张老唱片或欣赏夕阳西下。彼此不依赖,却默默守候对方的生活,就像两棵并肩生长的树,在同一片宁静的天空下,共享着一份属于他们的平和与安宁。
尽管费玉清选择了隐退,外界对他的关切依然不曾减少。2025年,关于他身患重病的传言四起,费玉清通过电话公开辟谣,澄清自己身体健康,纯粹是想过一种安静的生活。此外,还有传言称他曾帮助姐姐费贞绫偿还数千万债务,然而,费玉清从未对此做出回应,他始终保持对家务事的低调,表示“家务事,不提”。他的姐姐,1991年出家为尼,法号恒述,外界对其生活方式有诸多评论,但费玉清始终保持沉默,专心过自己的生活。
如今,费玉清已年满70岁,白发苍苍,但身体依旧硬朗。他偶尔骑自行车去镇上买菜,篮子里装着青椒和豆腐,路边的小摊贩会亲切地称呼他为“费先生”,他总是微笑着点头。虽然年轻一代可能对他的名字不再熟悉,但他的歌曲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回荡。夜市里的卡拉OK机上,常常传来《一剪梅》的旋律;超市广播中,也时常播放《千里之外》。费玉清的音乐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年代的人们,跨越时光,依旧温暖着每一颗听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