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伊始,香港的电影市场不仅未能复苏,反而面临着比前一年更加严峻的困境。历史悠久的电影院纷纷关闭,电影制作数量降至历史最低,导致无数幕前幕后的从业者不得不寻求转行或兼职来维持生计。近日,一则帖文在香港知名网络论坛中引起了热议,评论指出电影界的衰退责任在于著名导演王晶和与TVB关系密切的叶念琛,随之,各大媒体和网友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就在此事发酵之际,叶念琛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看法,尽管他并未站出来为自己辩护,却替王晶发声,强调他对香港影坛的重要性。叶念琛在文中提到,王晶对香港电影业的贡献不可小觑,无论是在辉煌的过去还是如今的低谷期,他始终为业界付出,理应受到赞赏而非批评。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晶哥是令香港电影兴盛过的一位关键人物,令一代电影人都有饭吃!”叶念琛表示,虽然王晶并不常提起自己的贡献,但业内人士对此心知肚明。他进一步指出,香港电影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源于大环境的经济波动,另一方面也与流媒体的崛起、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密切相关。叶念琛认为,业界必须拥抱变革,而王晶在这一背景下仍在努力开设新片,为业内人员提供就业机会,显示了他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与担当。
“近年来,不仅仅是香港,全球范围内的电影产业都在经历着市场转型。观众已经逐渐习惯通过手机、平板或流媒体平台观看影片,电影院的传统观影模式受到冲击。”他补充道。叶念琛指出,投资者在寻找回报,观众受算法的影响,而创作者则面临着要寻找投资与坚持创作之间的两难,行业内部的困境不容小觑。
尽管王晶及其他行业翘楚努力为电影工作者创造机会,但对于庞大的电影从业者群体而言,这些努力依然显得微不足道,无法根本改变整个行业的萧条。对此,叶念琛呼吁同行积极自救:“我听到很多幕后工作者表示,已经很久没有参与项目了。与其坐等机会,不如优先找份工作来维持生计,毕竟生存是最重要的。尽管我们都渴望拍摄,但眼前的现实是市场需求已发生变化,唯有愿意转变,等待行业阵痛过去,才有可能迎来转机。如果不愿意改变,困境只会持续。”
王晶曾是港片繁荣时期的中坚力量,如今仍在为行业输血,这份执着值得同行的肯定与尊重。然而,在流媒体崛起、观众习惯变化及投资环境恶化等结构性挑战下,仅凭个别导演的努力已无法逆转整体趋势。如同叶念琛所言,业界人士必须正视现实,转型求变,方能寻找到生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一周(7月7日至7月13日),香港电影市场的票房中超过九成来自海外影片,而香港本土影片《不赦之罪》在该周的票房仅为19.4万港元,着实令人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