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老先生,捧着岁月的沧桑,以九十四个春秋的沉寂告别了这个世界,仿佛一面老旗终于在历史的舞台上缓缓下垂,天津的相声界,一时之间失去了最后的支柱。然而,他的离去并未迎来沉痛的追思,反而引发了一场闹剧,尤其是姜昆的缺席,更是搅动了波澜。
在葬礼的现场,诸多有名无实之辈举着手机,流量为先的嗅觉驱使着他们追逐纷繁的热度,挤满了灵堂,而在这竹筒中,真正的相声人却寥寥无几。杨先生于谦祥益茶社演绎《肉烂在锅里》时,观众的欢声笑语中没有这些网络的喧闹,而如今竟将白事变作了流量的密码,真是令人倍感寒心。杨老爷子若得知此景,想必会大声抗议:活了一辈子给人带来欢乐,离世之际却为他人增添了枷锁,这岂不是对他一生所做的讽刺?
再谈谈这位七十有四的姜昆;他早已不再是追逐人情世故的年轻小人,尚且身为曲协前主席,这身份落于他头上显得尤为尴尬。在这一场可见光的厚礼之中,反倒是众多风云人物的缺席被忽视,唯独一位光阴游荡的退休老人被抬到了风口浪尖。刘惠为姜昆一行礼,按道理已是尽到了礼数,冯巩现任主席虽未亲临,但以电话和悼念函表达了哀思,惟独他在舆论的巨浪中仿佛成了众矢之的。
讽刺的是不止于此,郭德纲曾与杨少华同台,被誉为“祖孙配”,如今在网络上轻描淡写地寄来一圈花圈,却将自己打扮成了大格局的代表。细想他在网络上所提及的“江湖路远”,分明是在向其实的圈子划定界限。唯有高峰默默进灵堂,三鞠躬,奉上香火钱,用白纸包着,这才是传承与规矩的真正涵养。
若杨老在天之灵得知这一切,或许会无奈地摇头,感叹其一生所追求的,那份真挚的快乐与笑声竟在离去之际,化作了他人夺人短视的游戏。人们不如多在他的《八扇屏》中细细品味,那些弥足珍贵的智慧与情感,远比纠结于谁未谋面霓裳更显得厚重和深远。
最后,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以杨老为鉴,铭记那些真正的价值,不论世道如何变迁,始终心怀一份热爱,守住那份善良与真诚,这才是对他一生努力的最好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