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郑晓龙未拍摄《如懿传》的真正原因,实在可惜汪俊未能理解,最终还是未能成功。
提到2010年以后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剧,许多观众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甄嬛传》。这部剧的长尾效应可谓极为显著,时常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搜话题,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再次引发热议。
这部剧的来源同样是小说改编,而当初,郑晓龙的妻子王小平无意中读到这部小说后,深深被吸引。她不仅多次力荐改编,并最终成功购得了小说的影视化版权。
有评论认为,《甄嬛传》的成功并非完全归功于原作者流潋紫,更多的原因要归结于编剧王小平的巧妙改编。虽然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但也不无道理。
《甄嬛传》原著名为《后宫甄嬛传》,其故事讲述了主人公甄嬛在宫廷中的经历与成长,展现了冷酷无情的宫斗、复杂多面的角色塑造,并通过一系列人物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皇权对人性的侵蚀。
当郑晓龙准备拍摄电视剧《甄嬛传》时,正值穿越剧风靡一时,许多年轻人对古代生活,尤其是宫廷生活充满了向往。比如《宫锁心玉》与《步步惊心》等穿越剧的热播,进一步激发了这一文化现象的蔓延。因此,郑晓龙拍摄《甄嬛传》的目的之一便是打破这种浪漫化的幻想,揭示封建社会的阴暗面,带领观众从更现实的角度去看待宫廷生活。
电视剧版《甄嬛传》不仅对原著做出了改编,还增添了大量与朝廷相关的内容。尤其当后宫女子的命运与宫斗的复杂局势与前朝政治息息相关时,历史的厚重感便油然而生。剧中,男主角玄凌不再是传统偶像剧中那种霸道总裁式的角色,而是由陈建斌饰演的雍正帝,真实的历史人物形象得以呈现。
清朝正是君主专制的巅峰时期,这样的背景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宫廷与皇权对女性的压迫与束缚。陈建斌饰演的雍正,并不具备传统皇帝的俊美外貌,但他所展现的帝王威严却让人印象深刻。对于后宫女子而言,她们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家族使命、个人荣辱与帝王之情,更多的是身陷权力斗争的无法脱身。在这样充满政治漩涡的环境下,任何女性的个人存在感都显得如此渺小。
就以女主甄嬛为例,她家世显赫,才貌双全,原本有爱人、有朋友、有竹马、有亲人,且历经风雨后稳坐太后之位。但她的故事,绝不是什么简单的喜剧。回顾甄嬛的一生,才能真正理解“宫斗无用”这一深刻的主题。
而《后宫如懿传》的主题同样呈现了这样的命运感。剧中的女主角青樱(后更名如懿),在与弘历成婚后,逐渐深刻了解宫廷的残酷。当皇后乌拉那拉氏失宠后,青樱的家族也随之遭遇破败。在这一过程中,她逐渐看透了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原本桀骜不驯的性格也开始沉稳下来。然而,宫廷依旧是无情的江湖,为了家族的荣光与个人的命运,她被迫卷入了宫斗之中。面对宫廷中无数的尔虞我诈,她也不得不采取心狠手辣的手段,然而她始终珍视与弘历的夫妻情谊,尽力守护两人的关系。
但随着时光流转,爱与权力的纠葛愈加深刻,身边的人渐渐离开,她感到越发疲惫。青樱的转变,逐渐从曾经的骄傲自信,变成了坚韧的如懿。最终,她选择用“断发”来结束一切,这一瞬间才让所有人意识到,那位曾经骄傲的青樱,早已悄然消失,而如懿的出现,正是她自我觉醒的象征。
然而,即便青樱离开了,宫斗的风波却依然继续,弘历身边的女子也从未停止过。而青樱,正如她初入宫时那般,依旧带着骄傲离去。最终,一切恍若大梦一场。
这部剧充满了“否定原有价值”和“万事皆空”的哲学意味,反映了深刻的历史虚无主义。而这一点,与《甄嬛传》的主题不谋而合。在《甄嬛传》的电视剧改编中,郑晓龙和编剧王小平更加突出地呈现了历史洪流中,后宫女性所遭遇的悲剧命运。
同样,电视剧中的雍正,也并非孤立的悲剧人物。在雍正的故事中,童年时的不幸给他带来了无法治愈的创伤。有人曾说过,受伤的童年需要一生去弥补,而伤害他的,似乎并非是太后(德妃)一人。不能入宫的乌雅氏,最终还是被家族和爱人联手送入宫中,从此她便背负了家族的使命。而四阿哥(后来的雍正),在小时候还经历过不认母亲的痛苦。相较于其他儿子的温暖,雍正的童年是如此孤独。
电视剧中,雍正站在太后床前那句“快长大,长大后把弓拉响,皇额娘,这样哄孩子的歌你从未给我唱过”一幕,感动了无数观众。然而,细想之下,似乎并非太后有错,康熙皇帝是否也该为此承担责任?而最根本的问题,似乎只能归咎于那个时代。
无论是《甄嬛传》中的太后,还是《如懿传》中的太后,她们看似是赢家,但内心深处早已千疮百孔,早已为权力与宫廷所牺牲。
郑晓龙通过《甄嬛传》,已将该讲述的内容讲述得淋漓尽致,完整揭示了后宫的权谋与人性。所以,在面对《如懿传》时,他选择不再重复同样的故事,因为主题相似的作品再拍一遍,显然是无望的。
而汪俊接手拍摄《如懿传》,无疑是希望延续《甄嬛传》的辉煌,剧组每个成员都希望借此作品获得高曝光率和奖项。但问题是,《甄嬛传》早已树立了高标杆,到了《如懿传》,主题缺乏创新与升华,新瓶装旧酒终究无法打动观众。
更糟糕的是,在拍摄过程中,剧本多次修改、女主角不听指挥,导致作品的主题彻底失控。最终,剧迷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并非宫廷斗争,而是“婚姻围城”这一现代性主题,这与封建时代的宫廷斗争关系甚远。如此处理,放在家庭剧或都市剧中尚能接受,但却完全不适合《如懿传》这一历史背景。
汪俊拍摄的《如懿传》,几乎让他毁掉了自己的声誉,而郑晓龙却因未参与其中,展现了他远见卓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