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示乔
检察官自杀、公安局证据被篡改、律师在法庭上喊冤——这些情节让人感到震惊,而正是这些大胆揭露司法黑暗面的剧情,使《以法之名》这部剧格外引人注目。直到知道这部剧的出品方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它的敢拍来自于背后强大的支持。
“如果认罪认罚能轻判,如果不认罪就让我坐牢终老!”万海集团的律师张文菁在狱中接受审问时,这番话一语道破了案件的真相。尽管万海集团的盈利问题存在争议,但作为律师,张文菁在此案件中的辩护角色原本就是她作为法律工作者应尽的职责。然而,仅仅因为参与其中,她被诬陷为权钱交易的参与者,甚至成了证人证言中的幕后操控者。
作为一名职业律师,张文菁有她的坚持和自尊,她自然不会轻易认罪。尽管监禁中的她生活艰难,但她却能保持自己的清白。然而,最让她痛心的,是她的女儿被卷入这场风波。作为母亲,她宁愿甘愿一生囚禁,也不愿自己的女儿在人身安全上受到威胁。甚至曾经的律师朋友,想要为她洗清冤屈,也遭到了威胁与恐吓。正如一位知名律师所言:“司法的黑暗,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不可测。”
除了张文菁,另一个无辜者便是原本负责万海案件的检察官乔振兴。根据剧中设定,乔振兴是一位有着理想信念的检察官,他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敏锐地察觉到了案件中证据链的漏洞。仿佛有一股暗中力量,想要压下这个案件。即便面对领导的劝告,让他放手不再纠结,乔振兴仍决定坚持到底,补充证据,继续追求真相。然而,真相越接近,危险也越逼近他。
某个寒冷的冬天,乔振兴的尸体被发现在冰瀑中。令人惊愕的是,警方认定其死因为自杀。更令人不解的是,在乔振兴的家中,警方搜出上百万现金,并指控这笔钱是来自万海的贿赂。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正义之士,最终被污名化为腐败分子。连他曾经的妻子和女儿,也都被误解和嫌弃。虽然乔振兴的出场并不频繁,但细细品味他的结局,实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追溯到所有事件的源头,一切似乎都指向了万海集团。作为一家拥有巨大实力的民营企业,当其面临问题时,舆论往往倾向于认为这样的公司一定隐藏了不可告人的黑幕。然而,现实往往与公众的认知相去甚远。就像曾经的“太子奶”案件一样,这个曾一度市值百亿的民营企业,因经营得当招来了他人的觊觎。一个公安局的女副局长通过伪造证据,将“太子奶”的老板李途纯一家陷入了灭顶之灾。而讽刺的是,这位副局长最终因舆论压力而自首。尽管“太子奶”公司通过改名和直播重获市场,但曾经的冤屈与屈辱,究竟如何弥补?
虽然《以法之名》并没有明确点出具体的原型案件,但从剧中的剧情与细节,不难看出它对现实司法黑暗的深刻隐喻。如此深入的拍摄角度,离不开整个制作团队的心血。他们走访了四个省份,采访了数百位具备丰富司法经验的检察官,还邀请了专业法律顾问,以求真实呈现案件的本质。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从中学习到大量的法律知识。细心的观众会注意到,在剧集的片尾,出品方的名称赫然写着“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这一官方背书无疑为剧集增添了更多的分量。
尽管观众知道,这种正能量的影视剧最终必定会迎来正义的胜利、坏人遭到惩罚,但剧中人物为此所付出的牺牲,却往往让人心痛不已。剧中的洪亮、李人骏与乔振兴,最初的起点其实是相似的——他们都怀揣着法律理想,毕业后都成为了检察官。然而,人生的选择让他们最终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李人骏与洪亮的妻子身份不凡,一个是高层亲戚,另一个则是高层的女儿。而乔振兴,则是剧中唯一一个没有选择依附于权力的角色,他坚持自己的正义,却也因此成为了最容易被摧毁的对象。
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会越来越能感受到乔振兴在面对强大压力时的孤独与绝望。而作为三人中仕途最顺利的李人骏,却也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缺乏对责任的担当。尽管李人骏并非恶人,但在事业向上攀升的过程中,他往往选择忽视那些未平的冤屈。
在剧迷评论区,不少网友提到《沉默的真相》中的侯贵平。侯贵平作为一名支教老师,因关心女学生的遭遇,出手帮助,结果被怀恨在心的恶人陷害。最终,他不仅惨死,且死状极其屈辱。为了追求正义,主角江阳为侯贵平讨回公道,甚至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悲剧让人感叹,“我以为杀虫剂能杀死害虫,结果却杀死了蝴蝶。”正义的实现如此艰难,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需要为此牺牲更多的生命。
《以法之名》的成功,不仅源于其硬核的剧情,更得益于制作团队的用心。观众能清晰分辨出,这是一部真正尊重观众智商的作品。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剧集,既能呈现深刻的社会现实,也能为观众带来更多的启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