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赵露思主演的S级大制作《许我耀眼》悄无声息地登陆了台湾的LINE TV以及多个海外平台。然而,在内地观众翘首以盼腾讯视频的播出消息时,娱乐圈的风向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曾因这部作品复出而备受瞩目的赵露思,似乎与自己最熟悉的“主场”渐行渐远。
这部赵露思自病后复出的力作,曾在早期预约阶段创下接近200万的数字,宣发也可谓声势浩大,造势十足。但最终,这部剧却选择绕过内地市场的直接播出,转而专注海外发行。这种“先出口再内销”的反常路径,也无疑是赵露思目前处境的最直接注脚——她似乎被“自己”的圈子所“除名”了。
其实,这一切的变故早有征兆。2023年2月,一篇名为《绝望的文盲》的文章在央视网发布,迅速引发舆论风暴。虽然文章没有明确点名,但大家都明白,矛头直指赵露思。那个在《胡同》宣传期间,对“建党”和“建国”时间弄错的年轻演员,迅速成为舆论的焦点。面对“演员是什么”这一简单问题,赵露思的回答却显得极为尴尬,言辞含糊,眼神游移。网友们接着扒出她的过往,逐渐揭开了她的种种争议——曾将去台湾求学说成是“去国外读书”;身着和服拍摄写真;学历背景备受质疑……这些黑历史如滚雪球般积累,使她一度被打上了“文化素养不足”的标签。原本甜美的公众形象开始出现裂痕。
那时,赵露思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期——《星汉灿烂》与《偷偷藏不住》双双爆火,综艺节目与代言接连不断,事业似乎在一路高歌猛进。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一场关于文化素养的舆论风波,竟会成为她星途的转折点。公众的反应也出现了极大的分裂。一部分人呼吁关心艺人心理健康,认为她是被过度消费的对象;而另一部分人则对她发出强烈质疑,认为她利用抑郁症炒作自己,甚至有网友指责她是在“卖惨”炒作,借助病痛和社会热点博取关注。
这些猜疑并非毫无依据。回顾赵露思的过往,不难发现她曾一边宣称自己“不想占用公共资源”,一边却频频因为“失语症”、“躯体化症状”等问题登上热搜;她在参加公益综艺《小小的勇气》时,不仅表现出了明显的“做秀”倾向,甚至因为过于高调的行为被批评为“何不食肉糜”。这些问题让她的形象在公众面前发生了严重的裂变,信任度和好感度逐渐流失。
进入2025年,赵露思的风波终于到了实质性冲击的时刻。首先,某剧组曝出她因健康问题临时退出《恋人》的拍摄,导致项目停滞。业界震动,多个制作公司开始将她列入“风险艺人”名单,这也意味着赵露思的职业生涯开始进入“软封杀”阶段。虽然她依然能够出席一些线下活动,老剧如《许我耀眼》仍能顺利播出,但新剧和综艺的邀请却显著减少。
原定于暑期档在内地播出的《许我耀眼》最终被迫搁浅,仅能依靠海外市场发力;与此同时,《小小的勇气》停播之后,她几乎没有再接到新的综艺节目;而商业活动的锐减,更让她的公众形象雪上加霜。2024年,赵露思因某些事件被范思哲活动“高风险标签”取消资格,紧接着,2025年7月,时尚圈流出“赵露思被拉黑了”的消息,虽然粉丝们奋力反驳,但无形中也揭开了她资源崩塌的真相。
赵露思的困境,其实源自她一系列的自我反噬。过去她利用抑郁症炒作,为了逃避合约而无底线地消费心理健康问题,这已经触碰了行业的道德底线。在《小小的勇气》中的表现,更让公众看清了她与真实人格之间的断裂——当贫困地区的居民成为背板时,公益活动反而被她变成了个人“卖惨”的秀场。她与行业内许多人的人际关系出现崩塌,尤其在情绪低谷时,她大批取关合作艺人,并纵容粉丝攻击“被抛弃”的对象。这一切种种,就像是一场“黑化重生爽文”的操作,彻底让同行心寒。“谁还敢和一个随时可能引发舆论风暴的人合作?”
赵露思的公关团队曾幻想过“病愈女王归来”的剧本,却没料到现实给了他们一记沉重的打击。片场的灯光已然暗淡,赵露思在《许我耀眼》中饰演的许妍,正是一个通过谎言攀附豪门,最终跌落的故事。戏如人生,而人生却比戏更加残酷。
同行们纷纷与她划清界限,品牌方默默撤下她的海报,而即使她的新剧海报在台北街头挂起,也无法进入内地的首页推荐。曾经在《传闻中的陈芊芊》里蹦跳着的甜美形象,曾凭《星汉灿烂》登顶的顶流,现在已然成为娱乐圈“风险墙”上的一颗钉子。名利场上,新神话层出不穷,而旧神的坍塌速度比造神更为迅速。
虽然她的潮牌仍在发布,新一轮的粉丝依然高喊着“等你回来”,但娱乐圈的列车仍然飞速前行,根本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当行业内部开始默契地将某个名字标记为“不确定性”时,回归便成了不可能的命题。赵露思,早已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