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上映五天票房刚破2亿,和去年狂揽近12亿的《年会不能停》一比,简直凉半截!明明都是大鹏自导自演,搭档白客、庄达菲,连监制都是大鹏自己操刀,可观众这回愣是不买账。
《年会不能停》豆瓣8.1,《长安的荔枝》开局7.7分还一路被吐槽,这差距到底差在哪儿了?
第一刀:题材撞上“时空墙”,打工人更爱现代痛
《年会不能停》为啥爆?它刀刀见血戳中社畜心窝子!“对齐颗粒度”“底层逻辑”这些职场黑话,让白领观众直呼“是我本人”。电梯点名、胡建林升职这些情节,放哪个写字楼都像偷拍实录,白领观众直接对号入座。
《长安的荔枝》虽然营销吹“大唐打工人”,可观众看唐朝小吏运荔枝,再惨也隔了层历史滤镜。那句“流程是弱者才遵循的规矩”金句再扎心,也比不上亲眼见胡建林在年会上掀桌子解气啊!
年轻观众,尤其是打工人,谁天天琢磨安史之乱?职场PUA才是真日常。
第二刀:喜剧变“夹生饭”,笑点不够尬来凑
《年会不能停》能成解压神片,全靠5秒一个包袱的密集输出,夸张表演配荒诞剧情,笑到拍大腿根本停不下来。
《长安的荔枝》却硬把喜剧和历史正剧炖一锅——前半段塞贷款买房、职场甩锅这些现代梗,甚至配rap音乐;后半段突然搞权谋悲情,情绪割裂得像精神分裂。观众刚被逗乐,马上又被按头思考人性黑暗,笑也不敢笑透。
更垮的是笑点质量,大鹏挤眉弄眼怼脸拍,白客强行反转像剧本bug,有人毒评:“像刷了一晚上土味短视频,累得慌”。
第三刀:节奏拖成“老太太裹脚布”,结尾还烂尾
《年会不能停》全程高能无尿点,阴差阳错进总部、年会揭黑幕,反转接反转根本不给手机掏出来的机会。
但《长安的荔枝》开头十分钟塞完买房接任务,中间四十分钟反复试路线——失败——再试,看得人直打哈欠;好不容易熬到高潮,朋友牺牲、对峙反派又像赶火车,情绪没烘起来就草草收场。
更冤种的是历史剧透:观众早知安史之乱要爆,荔枝肯定送到,悬念全无。最后李善德独吞荔枝回忆杀,慢镜头加论文式独白,原谅我,实在哭不出来。
第四刀:演员穿古装像“走错片场”,开口就出戏
同一个白客,《年会不能停》里的窝囊“beta男”直接封神,到了《长安的荔枝》演胡商苏谅,直接从奸商变圣母,秒原谅仇人,转折生硬像剧本拿错页。
刘德华演杨国忠?气场是够,可港普一开口秒变TVB穿越剧,太出戏了。
大鹏更惨,有观众说他“演谁都像屌丝逆袭”,挤眉弄眼放在唐朝像剧组临时工。
《年会不能停》里,连配角孙艺洲的马屁精中层都鲜活得像你隔壁工位同事,这适配度怎么打?
第五刀:市场寒冬雪上加霜,观众钱包捂得紧
今年影院是真冷啊!第二季度票房狂跌34.7%,破十亿的片子才三部,去年这会儿足足六部!
《长安的荔枝》生不逢时,本来想避开大片改档期,结果还是撞上了《罗小黑战记2》,被分流了不少观众。
就算同期没什么强对手,大家现在看电影越来越挑,钱包捂得紧,没十足的吸引力根本请不动人——经济下行,谁还花钱看古装职场教育片?
说到底,《长安的荔枝》输得不冤,今年影市冻成狗,能破两亿以已经实属不易。下半年想逆袭?除非真有黑马能一刀捅中观众情绪,否则……还是先指望《哪吒3》来救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