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空音央导演,大家或许会第一时间想起2024年5月上映的《坂本龙一:杰作》,在这部作品中,他饱含深情地将父亲坂本龙一生命中最后的时刻加以记录,将父亲全身心演奏《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末代皇帝》等曲目的生命瞬间加以留驻,由此感动了无数人。
(《坂本龙一:杰作》剧照)
除纪录片外,空音央导演的首部剧情长片《昨日青春》亦表现亮眼:2024年获第8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评审荣誉奖,还作为2025年北影节开幕影片广受好评。
今天,小派想聊聊这部电影给自己带来的感动与思考。
《昨日青春》
Happyend
在小派看来,这部作品堪称是一部反乌托邦寓言,它真诚而勇敢地记录着集 权 压迫下青少年们的反抗之路——且看,在权 力构筑的看不见的监狱之中,青少年们如何无视规训与惩罚的威逼,极力寻找自己灵魂诗意栖居之地?
01
青春与权 力 监禁的对撞
《昨日青春》的故事设定在近未来的东京,在这里,灾难性大地震的阴云始终笼罩着这座城市,时不时响起的地震预警播报声给整个故事奠定了一种极度压抑的基调。
影片的主角优太(栗原飒人 饰)和洸(日高由起刀 饰)是一对即将高中毕业的好友,他们同在音乐研究社,热爱电子乐给人带来的无限沉浸感与自由感。
那天晚上,优太和洸一起溜进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迪厅,在其中沉浸于自己喜欢的DJ的音乐之中。
然而当局的介入使得这份快乐被打断,沉浸于音乐中的人流被疏散,他们被抓到,被盘问身份,洸甚至需要额外提供特别永久居民证,一切只因他的在日韩裔身份。
在音乐社团其他朋友们的帮助下,优太和洸他们趁着停电的间隙从层层盘问的警 察手中逃出来,他们在路上狂奔,他们躲进社团活动室播放自己的音乐,他们生猛、勇敢、自由……
他们的青春本应充满着无数个这样美好的瞬间,他们本应饱含对未来的希冀,可一场对校长的恶作剧,彻底改变了他们的校园生活,也让他们被卷入了社会问题隐忧的洪流之中。
在社团活动室尽情挥洒音乐热情之后的第二天,他们二人从天台上醒来,发现校长的豪车正停在楼下,他们心血来潮,以剪刀石头布决定谁去对校长搞一场恶作剧。
不久,他们的杰作被众人发现,校长的豪车竟赫然直立于地面之上,这一奇观引发了众多学生拍照打卡,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他们本以为这只是青春里一次无伤大雅的玩笑,可没想到,这次恶作剧引发了轩然大波,校长认为:“这是恐 怖 袭 击吧”。校长甚至让学生们停课,叫来警 察一个个调查学生们谁是罪魁祸首。
校长的调查遭遇瓶颈,他选择在学校上下全面安装全天候监控系统“Panopty” ,以时刻掌握学生们的一举一动。
从此,学生们的违纪瞬间都会被监控瞬间捕捉,从而扣除分数,扣除的分数积攒到一定程度后,学生们就会被罚去值日甚至休学。他们失去了往日的自由,青春被冰冷的监控设备束缚。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福柯的 “全景监狱” 理论,依照边沁的理论,全景敞视监狱中的每一个犯人都被四面八方的目光牢牢监视,福柯在此基础上认为,权 力也如同无形的监狱,它将个体笼罩其中,每时每刻都无法逃脱上层的监视。
学生们也如同犯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监控系统 “Panopty” 所掌握,而这种高科技的形式,只是将福柯所谓的权 力规训和监视掩藏得更加隐蔽。它就像一双无处不在的眼睛,时刻盯着学生们的一举一动,让学生们在无形的压力下,逐渐内化规则,变得自我约束。
在影片中,技术不再为人类所役使,不再是人类带来便利的“上手之物”,反而成为了权 力压迫个体的帮凶。
校园里,音乐社团的另一位成员富永亚太郎,因没穿校服裤子被监控扣分,他笑笑,冲着监控竖起中指;“好学生”校队队长本想阻止“坏学生”抽烟,反被监控识别为抽烟者而扣分。这些荒谬的事时刻在发生。
而校园之外,以鬼头首相为首的政 府打着保障民众安全、应对地震灾难的旗号,肆意扩大自己的权 力范围,就像全景监狱中的监视者,时刻窥视着每一个角落。
02
反乌托邦寓言与社会反思
随着社会局势日益严峻,两人的分歧逐渐显现。优太家境优渥,他更倾向于沉浸在电子乐的世界里,用轻松、玩乐的方式来应对现实中的种种压迫。
他会播放假的地震警报,趁着混乱转移那些被老师们被锁起来的自己社团的音乐设备,在规则的夹缝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
洸则因为其在日韩裔身份,而常常被当局无端怀疑、搜查,也直接被自卫队宣讲活动排除在外。这些不公平的对待,点燃了他心中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使他的反抗意识逐渐觉醒。
当排外的鬼头首相当道,社会对外来者的敌意愈发明显,洸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更亟待他去抗争、去拯救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洸结识了充满斗争激情的同学文美(祷云母 饰),他们一起加入了校内外的抗议活动。他们走上街头,试图用自己微弱的声音,去对抗这个逐渐走向集权与不公的社会。
而优太,依旧专注于他的音乐,他无法完全理解洸为何不能只单纯沉浸于音乐带来的快乐之中就好,为何一定要考虑这些复杂混乱的事情,两人自幼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因为对社会问题截然不同的态度,出现了裂痕……
03
高唱抗争之歌
电子音乐在影片中是主角优太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他常常沉浸在电子音乐的世界里,随着节奏摇摆,仿佛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同时,音乐不仅是个人意志的体现,更是无数手中空空如也的学生们反抗权 力束缚的有力武器。
影片中,文美带着一群敢于抗争的同学向校长据理力争,要求取消全天候监控系统。
得知同学们的来意之后,校长对他们进行威逼利诱,先是买来昂贵的料理分发给众人,企图邀买人心;未果,校长脸色骤变,对学生们开始辱骂,甚至以让他们退学相威胁。
这时,带着摩托头盔的洸悄然登场,他把自己买的紫菜包饭和烤鸡分发给了每个参与斗争的学生。
他高唱抗争之歌:“有一天学校的老师/在学生面前说教/要是考不到一百分/就做不成优秀的大人”,大家逐渐加入他一起合唱:“吃屎去吧/去死吧/这世界上最优秀的/只有电子计算机”……
由此,他们用音乐向学校的权威、向社会的规训发出了挑战,以青春的无畏向整个世界发出叩问。
在影片末尾,优太以自己的方式在毕业典礼上奋力做出抗争,他不顾自己的一己利益,竭力为众人赢得了自由的天空。自此,监控系统 “Panopty” 就此消亡,又或许它会以其他形式悄悄滋生于人们身边……
但此刻,优太在台上向洸投来目光,他们目光交汇,属于二人的抗争之歌似乎便在这个目光交汇之中回响。
片尾,二人于天桥打闹告别,富有意趣的配乐骤然于嬉笑打闹的长久定格间响起,给人无限的惊喜与回味。
音乐在《昨日青春》中宛如一条无形的丝线,串联起了整个故事,成为了影片的灵魂所在,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坂本龙一:杰作》中坂本龙一先生所演奏的诸多曲目,它们都如此动人,都承载了个体生命与灵魂诗意。
另外,正如空音央导演所说,他对影片中地震的描摹受现实事件启发——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及后续大 屠 杀的细节,2011年3月11日福岛第一核电厂核事故后的社会乱象,都为其提供了创作灵感,使他创作出了这部寓言性浓厚的青春电影。
空音央导演将这些历史与现实糅合入这部电影的主题表达之中,通过电影揭示出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权 力的滥用、社会的不公、对外来者的歧视等,从而创作出了这样一部反乌托邦寓言。
那么,在大地震的灾难性隐忧面前,我们应当如何抉择,我们的青春到底是否还在继续?承载我们生命激情的音乐是否还在不断回响?我们是否也应该像影片中的角色一样,勇敢地站出来,去反抗这些不公,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健康、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呢?
影片中还有很多未被提及的丰富细节与抗争故事,只留待观众真正涉足其中,品味其中的青春所留下的酸涩余味了……
图源于网络
兔子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