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了《锦绣芳华》时,李幼贞与刘畅的结局让我感慨万千,这一段戏的戏剧张力真是无与伦比,强烈的宿命感扑面而来。
从刘畅被刺杀的瞬间,县主内心的情感变化简直令人震惊,心如死灰、痛苦难忍,转瞬之间只需一个简简单单的转身便可实现。我觉得县主早已对刘畅的命运有所预感,毕竟在他遇害之前,她曾意味深长地说过一句:“或许我们真的可以重新开始。”这话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的是她心中清楚:像我们这样的人,根本没有资格重启人生。
对刘畅的情感复杂而深邃,既有爱也有恨,或许她曾在心底暗自在意图将他杀死后了结自己。但当刘畅向她倾诉的那一瞬间,她的犹豫显而易见,心中幻想着最终无法下手。然而,在刘畅被张谦杀了后,县主的预想结局终于上演,她心中反而升起一丝异样的平静,似乎感到这样的结局也许还不错,于是决定按照旧有的打算去寻个地方了结自己的生命。
当刘畅意识到自己快要死去的时刻,他说出那句“对不起”时,心中莫名想着:这样的幼贞,如何能够独自面对残酷的世界呢?许多人认为刘畅死去的瞬间,李幼贞不应如此反应。如果她在刘畅倒下时抱着他痛哭,那就成了俗套。然而,她初时呆立在原地,随后缓缓投入泪海,这种设计恰到好处,悲伤与绝望交织,诉说着她悲惨的一生。
那是一种绝望到无以复加的离魂状态,此时此刻,世间再无她在乎的人,万般悲切后内心已然空荡,仿佛已超脱了纷扰。她明白了,过错终究要付出代价,天道循环,因果必应。面对自己的命运,她选择坦然赴死,决然自杀。
然而,幼贞最后的结局并非以自尽了结,而是选择出家,让人更觉她是一个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女子。李幼贞一生背负着沉重的罪孽,心中又满是无奈,愿她在青灯古佛前,余生得以赎清罪孽,清白地离开这个纷扰的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