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付瞰报道,影片《长安的荔枝》描绘了李善德踏上从岭南到长安的荔枝转运之路,犹如一幅横贯千里的唐代风俗画。为了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这部电影,片方于15日在官方微博发布了《拼尽全“荔”制作特辑》,主创团队从多个角度分享了拍摄背后的故事,涵盖取景、设计和造型等方面。
在片中,“一骑红尘妃子笑”的经典场景成为了影片的高潮,大鹏导演认为这一部分至关重要,他希望能够在视觉上带来更强烈的冲击。然而,他在创作中突发奇想:是否可以用极简的手法来呈现这一需要浓墨重彩描绘的场景?
美术指导王竞则表示,影片中所有的舞台和表演空间都专注于那匹在路上奔腾的马和主角李善德。摄影指导王博学介绍道,这一段通过正面、侧面、全景和近景等多重角度的切换,极力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大鹏感慨道:“这一场戏的情感浓度非常高。”尤其是李善德向妻子承诺带来的红色木棉花,正如他所言:“送荔枝是他(李善德)不得不做的重大事务,而带木棉花则是他心中真正所愿的小事,小事在他心中比重大事更加重要。”
在审美方面,导演大鹏追求一种“古装现实主义的质感”。比如,展现李善德在上班路上的拥挤“早高峰”,而岭南的场景则仿佛是一个国际化的唐朝港口,各种商品与演员的服饰共同增强了异域的风情。
在造型设计中,造型指导李宙提到,团队通过《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寻求灵感,力图在复原唐朝风貌的基础上展现不同的人物风格。在长安的戏份中,官服的颜色则准确对应了角色的官职品阶。而岭南的服饰与长安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两地的距感。大鹏还特别关注李善德的造型变化,甚至精确计算他的胡须生长规律,以保持自然的状态,李善德的造型总共设计了17个,仅在不同长度和颜色的胡须、头发上就制作了十多套造型。
为了真实呈现从岭南到长安的景象,主创团队跨越了七个城市进行拍摄,为此调配了大量训练有素的马匹,这些马匹来自全国各地,转运的过程也充满了挑战。人和马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一些如瓮、罐、鞍子等道具都做成了软性的材料。
岭南荔枝园的场景选在了广东阳春的一片真实荔枝林,周围环绕着江流与荔枝园。篝火戏是复杂度极高的戏份之一,参与的群演超过百人,拍摄持续了三天。大鹏回忆:“我们最终意识到,所有这些付出都是必要的。”他表示,心中为了这部作品拼尽全力、吃尽苦头的感觉让人无比踏实。(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