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手2025》第十期的赛程中,艾莉西亚的排名和口碑被严重高估,而国内歌手GAI和单依纯的表现却被极度低估,尤其是GAI,尽管本期的表现应当让他稳居第二名,最终却被无情淘汰。这种双标现象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讨论,令人愤慨——为什么一位外籍歌手能在音乐内容如此匮乏、充满噱头的情况下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与排名,而我们国内歌手明明倾尽全力,依然被忽视?
从专业的音乐角度来看,艾莉西亚的问题非常明显。她的音乐内容和表演并没有体现出所谓的巴西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而是充斥着许多不符其标签的内容。她的表现与巴西音乐之间的关系几乎为零,而更像是欧洲和中亚文化的混合体。事实上,艾莉西亚连续三期所使用的吟唱唱腔并非巴西传统风格,而是典型的爱尔兰和凯尔特欧洲民族唱腔,这便是她音乐风格的第一个重大漏洞。巴西民族音乐的特征本应包括独特的节奏感和丰富的器乐配置,但艾莉西亚显然并未将这些元素融入她的演出。
更令人质疑的是,她所使用的手鼓,并非巴西音乐中常见的传统乐器,而是一种来自蒙古、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的萨满鼓。萨满鼓的音色与巴西音乐完全不搭,且它代表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艾莉西亚使用萨满鼓的原因很可能是其音乐风格趋向于全球化,试图混合多种民族元素,但这种混合并没有展现出真正的艺术创新。她的音乐作品内容单一,风格雷同,演唱方式没有太大变化,这显然体现了她在音乐创作上的能力不足。
为什么国内歌手像GAI和单依纯,在同样的音乐类型下被批评为缺乏变化和创新,而艾莉西亚的音乐却没有受到类似的批评?这显然是双标的表现。艾莉西亚的音准问题极为严重,无论是低音部分的走音,还是高音部分的跑调,都直接影响了她的演唱质量。在她的演出中,音准错误几乎贯穿始终,尤其是在《Zombie》这首歌中,她的音高无法达到要求,跑调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个半音。而对于这种失误,观众和评论界却几乎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同样,艾莉西亚的音域也存在严重问题,低音无法唱下去,高音无法唱上去,这对于一名专业歌手来说是不可忽视的缺陷。然而,这样的歌手依然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背后的原因显然不单纯是音乐实力的体现。相比之下,GAI和单依纯如果出现类似的失误,舆论的批评会如潮水般涌来。
而且,艾莉西亚在演唱中破音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但这种问题似乎从未成为她的负面标签。在节目中,像陈楚生和艾莉西亚这样的歌手,明显存在唱功上的不足,但他们依然得到较为宽松的评价;相反,GAI、单依纯这些真正具备唱功的歌手,却因为一些小瑕疵遭遇舆论的严苛批评。为什么这其中存在如此不平等的标准?
此外,艾莉西亚的演出中频繁出现的吟唱部分占据了过多时间,而这种吟唱通常是因为她的唱功不足,无法完美演绎歌词。她几乎每首歌的演绎中都有大量的吟唱时段,这不仅让人质疑她的音乐内容缺乏创新,甚至还暴露了她作为歌手的局限性。民族歌手应当在演绎作品时加入创新的元素,但艾莉西亚并未展现出任何艺术上的突破,更多的是对既有作品的简单模仿,缺乏自我风格的塑造。
更为严重的是,尽管艾莉西亚的表现如此薄弱,排名却依然被大幅度抬高。她的音准、音域、破音等问题,明显不符合一个“民族歌手”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在节目中,她依然被推崇备至,成为了观众口中的“明星”,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整个评选标准是否公正。
与之相对的是,GAI和单依纯无论如何努力,他们的表现始终未能获得公平的评价。GAI本应凭借优异的表现稳居第二,却不幸遭遇淘汰,这让人不禁感到惋惜和心痛。对于国内歌手来说,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无疑是一种深深的打击。
综上所述,艾莉西亚的高排名显然并非凭借真正的音乐实力,而是某些外部因素的推波助澜。她的音乐内容和演唱水平存在诸多问题,而她的排名却得到了不相称的高度。这种双标现象,不仅让人感到不满,也使得像GAI和单依纯这样的真正音乐人才处境更加艰难,甚至让人感到他们的努力和才华在这种不公的环境下显得无比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