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单口季2》第三场比赛迎来了三位学识背景极为出众的选手,他们分别是同济大学的于渤、清华大学的敦儿以及北京大学的谢谢。这三位选手为本场比赛贡献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三段表演,成为当晚的亮点。除了他们之外,其他选手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表现,接下来将做一个简要的盘点。
作为本场压轴的谢谢,以其贴近现实的内容和流畅的表达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虽然衡中学生并非所有观众的直接经历,但关于衡中的传说以及备战高考的故事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也为他的晋级奠定了基础。敦儿的表演则因角度较为特殊——教师视角,可能在年轻观众中共情较难,但她的文本设计精巧,表演与内容高度契合,实至名归地获得了晋级资格。
朱大强的表演内容丰富,尖锐地揭露了诸多社会陋习,如地铁上的“螃蟹腿”行为和公共场所的随地小便问题,这些批判让人感同身受,展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香瓜灯”组合中,南瓜、唐香玉和黑灯三人水平存在明显差距。黑灯与唐香玉的实力明显高出南瓜一截,南瓜的表现虽几乎全程高能,但笑点不足,最终晋级更多靠的是个人魅力和资历加持。如果南瓜是新晋选手,他的表演很可能被归为纯享版本,不纳入晋级考量。
于渤和林简七的对决尤为引人关注。林简七自先导片起就被过度吹捧,许多选手称其为本季最强男性新人,似乎节目组的选角是对他的一种“高攀”。然而,他的表演令人失望,冒犯性讽刺竟指向自己的家乡抚顺,尤其是对老年群体的直白嘲弄显得尖锐且缺乏依据。他将家乡共享单车被盗的原因归咎于老年人,毫无数据支持,反而流露出居高临下的霸凌意味。加之荒诞的教堂忏悔段落,显得荒谬且无趣,令人质疑其表演的合理性和艺术水准。
相比之下,于渤则更为高明,他用“明贬实褒”的方式描绘了自己经济相对落后的东北小城,强调了其重视教育的积极一面。更重要的是,于渤的笑点自然生活化,容易引发观众共鸣,而非凭空捏造故事制造冲突,这使他最终战胜了林简七。
阿水的模仿才华不可忽视,无论是模仿刘旸还是周奇墨,都颇具神韵。但他的原创表现则相对平淡,缺乏出乎意料的爆笑点,整体较为平稳,让人感觉不过是一种“玩票”性质的模仿秀。
而真勇作为阿水的对手,两人的表演和文本实力相当,晋级谁都不意外。真勇的优势在于独特的口音,他代表着较少在舞台上出现的云南人群体,这让他在众多东北选手中显得格外特别。遗憾的是,他最后的煽情收尾却破坏了喜剧的轻松氛围,让人感到不适。喜剧应当让观众放松而非沉浸于现实的痛苦,这种煽情往往令人反感。
大鹏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脱口秀演员之一,虽然其早期表演形式与现今脱口秀存在差异,但他无疑具有强大的实力,毕竟是赵本山的弟子。自《脱口秀大会》开办以来,他几乎每期都以嘉宾身份登台,其表演水准远超多数选手。考虑到嘉宾表演多为节目组编剧撰写文本,仅从表演技术角度出发,大鹏的实力足以领先超过八成选手。
总体来看,本场比赛虽然星光璀璨,三位高学历选手表现尤为出色,但其他选手的多样表现也为比赛增添了丰富色彩,展现了中国脱口秀多元且生动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