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啬”富豪田家炳:散万贯家财,卖豪宅捐学校,成百校之父

“吝啬”富豪田家炳:散万贯家财,卖豪宅捐学校,成百校之父

田家炳,到底是富有还是贫穷呢?

说他穷吧,他曾登上富豪榜,拥有亿万财富。

说他富吧,他却乘坐公交车,租房居住,一套西装穿了整整四十年,“穷”得连住了三十八年的豪宅都卖掉了,还要向银行贷款。

或许你不熟悉他的名字,但他捐建的学校遍布大江南北。

全国有93所大学、166所中学和41所小学都冠以他的名字,甚至1800多间图书馆也都能见到他的影子。

田家炳究竟是穷还是富,答案就在这里。

他被称为“百校之父”,说他“穷”,那只是他“穷”了自己;说他“富”,他却富了整个中国的教育事业。

记者曾经问田家炳,为什么在众多慈善项目中,他如此钟情于教育事业。

田家炳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动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田家炳出生于广东梅州,从小便接触生意,尤其是家里的瓷器生意。

他的父亲负责家中瓷土生意的打理,田家炳耳濡目染,仿佛天生带有商人的基因。

而且,这种基因不仅仅是经商,更包含着乐善好施的精神。

他的父亲田玉瑚,被当地人尊称为“玉瑚公”,因为他常年接济贫困百姓,深受乡邻敬仰。

这份慈善精神,对后来田家炳看似“吝啬”的富豪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5年,是田家炳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那一年,父亲去世,年幼的田家炳还未完全理解死亡的意义,却不得不承担起支撑整个大家庭的重任。

为了养活十几口之家,他不得不放弃继续读书,离开校园,进入了商场。

没能完成学业,成了他心中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结。

初入商场,田家炳的道路并不平坦。

为了开拓东南亚市场,年仅十八岁的他,携带家乡特色的瓷土,远赴越南推销。

1937年正值中国战乱,作为中国商人在外国经商,遭遇极大冷遇与阻碍。

田家炳因瓷土低廉,威胁到当地瓷土商人的利益,遭受黑社会打压,甚至当地政府的强取豪夺,开拓市场之路异常艰辛。

两年后,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父亲传授的经商智慧,田家炳终于站稳了越南瓷土市场。

战争不断升级,日军的铁蹄逐渐逼近汕头港,贸易线路被切断,生意难以为继。

为了防止家乡瓷土资源落入敌手,田家炳果断决定举家迁往印尼,以保全产业。

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总能在任何环境中发现商机。

东南亚的热带气候极适合橡胶种植,而橡胶用途广泛、市场巨大。

看准商机后,田家炳筹集资金,在印尼开办了两家橡胶厂。

橡胶厂的迅猛发展,成为田家炳人生的又一大转折点。

工厂利润逐年翻倍,生意蒸蒸日上,田家炳迅速跻身印尼富豪之列。

然而,尽管事业成功,他心中始终牵挂着祖国。

最终促使他回国的,是印尼部分敌对势力对华企的排斥和破坏,打砸抢事件频发。

为了保护资产,田家炳决定回国,并把财富用于造福国家。

令人敬佩的是,他没有继续橡胶生意,而是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转战皮革产业。

在香港,他创办的皮革厂逐渐壮大,成为他回国后事业的新高峰。

1968年,作为皮革新手,他凭借卓越的经商能力,将企业推上顶峰。

皮革产品不仅畅销中国,还远销东南亚,田家炳因此获得了“皮革大王”的美誉。

那个风起云涌的商业时代,田家炳本有能力坐稳首富宝座,但他选择“金盆洗手”。

他始终无法忘怀那份未完成的遗憾——读书的梦。

1982年,他放下了浮华的商海生活,淡出皮革王国,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代,自己则全身心投入教育慈善事业。

这举动让很多人不解,但在他心里,教育比做生意更有价值和意义。

投身教育,既是实现心中执念,也是弥补童年遗憾,更是对中国教育强国梦想的坚定期盼。

经商多年,田家炳多次往返欧洲,见识了发达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更看到他们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

他说:“决定一个国家素质的关键,就是教育。”

“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普及教育任重道远。”这是他深深的担忧。

他见过年幼的孩子本应读书却在田间劳作,也见过少年背负家庭重担,连基本识字都不会。

这些画面映照着他曾经的自己,他不愿这种遗憾在后代重演。

他的希望,是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就能实现教育强国的梦想。

于是,他成立了田家炳基金会,资金来源是他多年积累的心血。

他名下四栋工业大厦的租金全部投入基金会,儿子们经营的产业每年也必须捐出10%用于慈善。

在他的慈善事业中,教育是核心,师范学校是重点。

因为教育是根本,而师资是根基。

如今,全国几乎所有师范大学里,都能看到他的名字。

围绕教育,他的名字更广泛地出现在中小学和大学校园。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他的基金,慈善资金出现断层。

为了保证既定的慈善项目不受影响,他毅然卖掉了住了三十八年的豪宅。

别人都选择低买高卖,他却为了慈善,不惜亏本出售。

卖掉豪宅后,他和夫人过上了租房生活,每月三千元租金成了最大开销。

很多人觉得他亏得太多,可他淡然说:“能让二十多所中学建起来,听见孩子们读书声,比那点钱更有意义。”

经济压力仍在,他甚至向银行贷款六百多万元,用于学校建设。

2005年,他再次卖掉自家十三万平方米的田氏广场,继续捐资支持十多所学校。

至此,田家炳将八成财富都投入了教育慈善事业。

谁能想到,这位富豪没了房产,住进了出租屋;没了车,改坐地铁公交;没有奢华享受,甚至婚丧嫁娶都极其简朴。

外界或许觉得他“吝啬”,其实他只是希望每一分钱都用在教育上,让更多人接受教育,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他的行动,是“前无古人”的壮举,是否有后来者,我们期待。

2018年,九十九岁的田家炳,在深爱的教育慈善事业中安然辞世。

他将所有遗产,只留给子女一处住所,嘱托他们“能活下去就好”,其余全部捐出,继续用于慈善教育。

田家炳去世后,北京师范大学发表文章《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丨北师大师生深切缅怀田家炳先生》;

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受其捐助的中小学纷纷发唁电。

人民网发表了《“我们的家乡都有一所田家炳中学”——记香港慈善家田家炳》的文章,以示纪念。

从此,田家炳的名字镌刻在全国各地的校园,

也化作银河中那颗“田家炳星”,永远闪耀着光芒。

特别声明:[“吝啬”富豪田家炳:散万贯家财,卖豪宅捐学校,成百校之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2025夏新款玛丽女鞋|老北京布鞋一脚蹬+蕾丝镂空设计,透气懒人鞋真香预警!(玛丽g68)

这款2025夏季爆款玛丽女鞋融合传统老北京布鞋工艺与时尚镂空蕾丝设计,一脚蹬造型超方便,适合日常通勤、逛街、度假。高透气网面+柔软内里,久穿不闷脚;低跟舒适防滑,轻松驾驭城市出行。主打“复古又时髦”的风格,适合追求舒适与颜值兼具的女性♀️用户。

2025夏新款玛丽女鞋|老北京布鞋一脚蹬+蕾丝镂空设计,透气懒人鞋真香预警!(玛丽g68)

48岁韩剧女神至今未婚,坦言看破红尘:不向往豪门,只想嫁给渔夫(韩国剧女神)

在最新一档综艺节目中,48岁的韩国实力派女演员崔江熙罕见地袒露了自己的婚恋观,一句1"想嫁给渔夫1"的真心告白引发了广泛讨论。1"这句突如其来的告白让在场嘉宾忍俊不禁,但她认真的神情却透

48岁韩剧女神至今未婚,坦言看破红尘:不向往豪门,只想嫁给渔夫(韩国剧女神)

四川这晚成“见光死”现场:『谭松韵』瘦成排骨,佟丽娅丑到没眼看

尽管服装的紧绷感令她行动时略显不适,特别是胸前的压迫感尤为明显,但她依然保持着优雅仪态。 以甜美形象著称的『谭松韵』此次造型引发关注,黑色礼裙下的身躯瘦削得令人担忧。高挑身材与精致五官依然夺目,但『妆容』的失误成为败…

四川这晚成“见光死”现场:『谭松韵』瘦成排骨,佟丽娅丑到没眼看

『巩俐』『周迅』『赵丽颖』『倪妮』均祝贺辛芷蕾获奖,破女演员氛围不好传言(『巩俐』pk『周迅』)

当辛芷蕾在威尼斯电影节领奖台上举起那座沉甸甸的金狮奖杯🏆️时,无数镁光灯在她眼前闪烁。它不仅让辛芷蕾成为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位华人威尼斯影后,更终结了华语女演员在该奖项上长达14年的等待。当真正站上领奖台时,…

『巩俐』『周迅』『赵丽颖』『倪妮』均祝贺辛芷蕾获奖,破女演员氛围不好传言(『巩俐』pk『周迅』)

不到30天,3位徒弟公开叫板『德云社』,有人喊冤有人为流量无底线

尚九熙与何九华这对曾经默契的搭档,从广德楼夜场只有零星观众时便相互扶持。从搭档反目到待遇纠纷,从网络暴力到资源分配,每个案例都在叩问:在保持艺术纯粹性与适应商业规则之间,这个相声王国该如何平衡?当传承的接力棒…

不到30天,3位徒弟公开叫板『德云社』,有人喊冤有人为流量无底线